本書的八堂課幫你建立正確的理財知識,讓你打開財富之門的密碼,真正擁有自己的財富。
.作者:馬克.布洛斯特、馬庫斯.羅威特
.出版社:商周出版
.初版日:2006/04
不要變成理財文盲
其實,正確或錯誤的理財方式跟智商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們就像文盲到火車站搭車,即使看不懂文字,只要聽車站的廣播以及車長的指引,就可以搭上正確的車次。但如果廣播器壞了呢?如果車長搞錯月台了呢?我們非得等到危機發生時,才會發現自己是多麼依賴他人,根本無法自助。我們自以為聰明,事實上卻是理財的文盲。
更糟糕的是,我們也甚少了解其他的金融產品。市場上的金融產品暴增,令消費者眼花撩亂,毫無頭緒。過去只有簡單的定存、房貸和購屋基金,我們現在則得在一堆海內外投資產品中打轉:股票、基金、不動產基金、退休保障基金、選擇權、債券等等。難怪這些財務文盲每天昏頭轉向,誰搞得懂薪資結構中的扣繳金額?誰能在一個小時內搞定所得稅申報?為什麼我們花了一個小時找理財顧問商談之後,只記得簽了一堆字,卻搞不清楚合約內容?老實說吧,你是不是有一種覺得理財很難、很煩的負面感受?
其實,正確或錯誤的理財方式跟智商一點關係也沒有。許多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對錢卻一點概念也沒有。他們共同的問題就是:過度自信,而使得所有的理財計畫都落空了—根據銀行統計,許多醫生或律師都是房地產或股票的失敗投資者。
我們需要車長的指引,讓我們在複雜的車站中不至迷路。但是,好的顧問只能巧遇,不能強求。研究報告也表示,大部分的顧問都照著標準模式照本宣科,他們常推薦給的是客戶本來就不想要的產品。簡單地說:我們都搭乘同一輛火車,而且對大部分的乘客來說都是錯誤的班次。經濟學教授史丹勒(Steiner)說:「許多投資人都尚未覺醒,所以很容易被玩弄於鼓掌之間」。
有一些秘訣可以幫助這些理財文盲,好讓他們能靠著自己的能力在火車站找正確的月台搭車,而不必跟著廣播到處亂竄。他們可以在事前學得聰明一點。他們可以自己組織、計畫。
理想的情況是,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像大企業一樣規劃自己的財務,做出條目分明的收支表與資產統計。財務分析師羅曼(Volker Looman)指出,許多顧客很久都沒計算過自己的收支情況了,理財的首要步驟就是,仔細分析自己的財務現狀。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擁有多少,就不知道自己需要甚麼。
危機就是重新反省的好機會。現在人們才驚覺到,他們對錢了解得太少,但是在股市榮景時,卻覺得自己是理財通。美國經濟學家,同時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就曾嘲諷過:「把錢和智慧連結在一起,那是一種假象。直到破產,人們才可能變成理財天才。」
別被群體行為影響
「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猶豫,你終於在上週決定,將手中長期持有的IBM股票以八十美元賣出。結果,今天看了早報後發現,IBM股票已經漲到了九十美元,你會有何反應?」這是所有投資人都曾經歷過的現象。
你一定是充滿懊惱與沮喪,於是你發誓,下次賣股票時,一定要等久一點。愚笨的是,我們忽略了:其實八十美元已經讓你賺進不少了。結果,下次你等了很久都不敢賣出股票,最後卻等到股市重挫,獲利變成損失。
許多基金經理人也一樣(笨):他們的最高行動順位並不是防止投資人在意外中遭受慘痛損失,而是想盡辦法提高他們的基金評等。因此,他們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總是依照各種評等指標或跟著競爭對手的選擇走,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的績效落後。戲劇性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基金都往相同的方向移動,經理人在同一時間買賣相同的股票,然後在股市危機時也遭受相同的損失。經理人為了減少損失,所以不願提早賣出某支特定的股票。這種集體行為也容易讓他們錯失突然間的走勢轉折點。股市心理學家把這種行為稱做「群體行為」,這種現象也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如同美國金融研究專家席勒(Robert Shiller)主張的,這跟我們如何評斷資訊有關。例如,假如我們今晚想上館子吃飯,必須在兩家相鄰的新餐廳做選擇,兩家都沒有客人,而你是第一個,你將如何決定?某家服務生看起來親切一點,但另一家的音樂好聽一點,你必須自己做決定。無論如何,下個客人就不是在兩家空無一人的餐廳做選擇,因為你已經進了其中一家。我可以保證,他一定跟你選擇一樣的餐廳。為什麼?因為這位客人在決策時,會認為你也選擇這家餐廳一定有特定的理由,這便成為他考慮的條件之一。第三位客人將看見一家餐廳已經有兩桌客人,另一家餐廳卻空蕩蕩的。最後,席勒認為,所有人都會到同一家餐廳吃飯,但這家餐廳卻可能是比較差的,只因為我們在決策時受到他人行為的影響。
人們厭惡損失
財務文盲常在投資時區分成本和損失,雖然這是一體兩面的事。舉例來說,你很少到球場看球,於是你買了一場足球國家代表隊國際比賽的門票,而且一張門票要四十歐元。結果到了現場,你的票卻不見了!這時候你會怎麼做?美國經濟學研究者卡恩曼(Daniel Kahneman)和特佛斯基做了一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重買一張票進場去看,而是沮喪地回家。我們損失了一張票,這個損失讓我們心情沈重。假如我們一開始沒買票,但在到球場的途中丟了四十歐元,我們的反應就會完全不同:雖然掉了錢,但我們還是會買門票去看球。其實這兩個例子的成本都一樣:四十歐元。
經濟學家泰勒(Richard Thaler)稱此現象為:精神上的會計。泰勒認為,每個人腦中都有好幾個精神上的帳戶,當我們丟掉球賽門票而必須重買一張時,我們就會在「看球賽」的帳戶中記一筆支出,這會讓人心痛。但是,如果我們丟掉現金,就會比較輕鬆地在精神帳戶上記一筆,因為這個帳戶必須等到遙遠的未來才會出現,或許是三個月後的汽車牌照稅。我們會想,到那時候,可能還有別的錢會進來。這種想法不合乎理性,但很合乎人性。因為重買一張票相當於在「看球賽」的帳戶中記入一筆損失,損失總會令人心痛!
卡恩曼和特佛斯基證實,我們因此會採取不同的投資決策,端視我們受到損失的威脅或正在獲利當中。假設,你很確定有一筆十萬歐元的收入,或是有八十%的機會獲得十五萬歐元,但還是有二十%的機會一分錢也拿不到。這時候,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確定性的獲利。但如果面對損失的威脅時:如果我們得在十萬歐元的確定損失,和二十%的機會不會遭受損失(但有八十%的機會讓損失高達十五萬歐元),大部分的人卻會選擇後者,即使可能損失更慘重也要冒險一試。這聽起來並不理性,但卻說明了一件事:人們厭惡損失。
不要被數字騙了
現在你可能會想,即便我做錯了,也只會錯一次,下次我一定會分辨出哪些股票是高估的;下次我一定會判斷哪些顧問只會胡天說地;下次我一定會先搞清楚我的保險包含哪些項目;下次我一定不再購買封閉型的不動產基金。真的嗎?我們的確很想避免某些錯誤,但如果下次的情況又有點改變時,我們依然會重蹈覆轍。
當美國道瓊(Don Jones)指數不斷狂飆,幾乎每個人都在搶購股票和基金時,某個研究團隊訪問了一些基金投資人:如果指數突然從八千點下跌五%,你會怎麼做?有七分之一的人承認,他們會停止認購基金。第二個問題:如果指數跌了四百點,你會怎麼做?結果大概有七分之二的人會停止投資。 雖然這兩種跌幅一模一樣,但卻有兩種不同的答案;雖然只是小小的改變,人們的行為卻完全不同。怎麼會這樣呢?
有種確定的解釋是,人們很容易被數字欺騙,四百看起來比五嚴重得多。我們有時候很容易被從小到大所培養的思想模式禁錮。我們對於大的數量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們認為,如果利息下降,股市就會跟著上漲。只要一下雪,我們就知道路面上會打滑。反正就只要沿用舊例就可以了。可惜的是,這些模式並非一成不變,於是跌破眼鏡的事情就發生了。即便央行剛剛才降低利率,股市還是繼續下跌。
延續性的行動模式讓我們一直把過去和未來直接連結,但我們卻忽略了,這其中微小卻關鍵的條件如何改變,甚至已經改變很久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基金經理人當成英雄,到最後卻對這種因為無知而付出的代價感到驚訝的原因。
如果我們想正確地理財,就必須先弄清楚,自己是想冒險,還是想追求安全保障。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我們總是有不斷犯錯的傾向。數學教授,同時也是股市投資人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把某些投資人稱為「偶然的傻瓜」,他們在投資方面很幸運,老是可以將因為其他因素而獲得的成功歸功於自己。這些傻瓜常會犯錯—不管他們是股市專家或菜籃族—也都會犯下最糟糕的錯誤:
●不管市場如何變動,他們都會固守自己的立場。
●當他們遭受損失的時候,他們寧願改變論點,也不願改變策略:他們會突然稱自己是「長線的投資人」。
●基本上,他們根本沒有面對損失的策略,所以他們事前都沒有考慮到可能的損失。
●當一切都束手無策時,他們就會開始否認:股價會無理性的下跌,完全是其他
投資人錯估情勢,絕不是自己會犯的錯誤。 沒有人可以藉由一點點的金融教育,就讓自己從傻瓜變成精明的投資人。也沒有人可以保證,理財文盲一定可以藉助理財教育,就讓自己的投資輕易成功。但是,了解自己的弱點永遠是避免變成理財文盲的首要條件。像費爾一樣的經濟學家,常會提到「承諾」或「誓約」(commitment):這是為了避免未來的錯誤,每個人必須為自己做的事。
舉三個例子來說,一個想遠離酒瓶的酗酒者,最好是根本就不要去酒吧,這樣才能遠離誘惑;某個想戒掉看電視的人,最好先賣掉電視,光是關電視還不夠;一個想減肥的人,最好家裡都不要有巧克力。而反映到理財方面就是,我們都知道應該為退休而準備,但我們卻都不做,這就是我們的弱點。
金錢眼中無友誼!
貪婪會讓人盲目、導致錯誤的決定、蒙蔽我們的理性。不管你正擁有第一個一千萬的夢想,或第十個一千萬的野心,不管你的教育程度多高,都可能是貪婪的犧牲品。
為了錢,你會做哪些事?你會為了錢而放棄一年的生命嗎?放棄開車?還是放棄性生活嗎?別心虛,你不是唯一一個會為錢賣命的人。根據知名問卷調查專家艾姆尼德(Emnid)的報告顯示,為了五十萬歐元(大約兩千萬台幣)大約有六分之一的德國人願意縮短自己的生命;二十一%的德國人願意從此以後永不開車(譯者註,德國人嗜車如命是世界聞名的);十一%的德國人則願意終止三年的性生活。
還記得一部好萊塢名片〈華爾街〉(Wall Street)嗎?片中飾演有名的理財專家基科(Gordon Gekko)的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曾有一句台詞:「貪婪是好的!」我們可不同意這個說法!
貪婪會讓人盲目、導致錯誤的決定、蒙蔽我們的理性。不只是股市如此,就連我們日常生活處理錢的方式都是這樣。不管你正擁有第一個一千萬的夢想,或第十個一千萬的野心,不管你的教育程度多高,都可能是貪婪的犧牲品。〈華爾街〉是第一部揭開世界金融中心醜陋面的電影,其實基科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如果你想找到真正的朋友,那就去買一條狗吧!」
過去幾年中,全球的金融商品種類迅速增加,而這些金融商品的「推銷員」當然也像滾雪球般暴增。德國大約有五十萬個保險業務人員,超過十萬個銀行或金融機構(諸如MLP、AWD、DVAG等等)的理財顧問,他們全都虎視眈眈地盯著你荷包裡的「錢」!
他們都是壞朋友,可別誤交匪類啊!有位知名的企管顧問哈伯旭克(Marco Habschick)說:「這是個基本的衝突。我們要這些理財專家為我們工作,但卻由銀行或保險公司支付他們薪水,天下有這種白吃的午餐嗎?」
你不會去找國稅局公務員來幫你「逃漏稅」吧?但是,我們在理財方面卻犯了這種邏輯上的錯誤:這些銀行顧問或保險業務員的薪水,有部分是來自投資人交易時的手續費或佣金,也就是說,他推銷愈多基金或保險,就能從投資人身上獲得愈多報酬。
小心,理財顧問會出賣你
你上次買車是甚麼時候的事?根據統計數字來看,德國每年核發一千萬輛車子的行照,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成年人隔六年就換一部新車。想找部滿意的車子其實不難:如果你想買輛家庭式的轎車,大概有十到十五個品牌可供選擇。換句話說,想花錢買新車的人比想投資的人,更容易選擇目標。
幾年前,德國第二大銀行,抵押聯合銀行(HypoVereinsbank, HVB)挑起一波廣告戰,他們的口號是:「你只管生活,其他的則由我們操心!」這家銀行的廣告打動了每個理財文盲的心。它的意思就是,理財基本上就是一件煩人的事,最好請人全權處理,自己再接受一切。這就是每個投資基金的基本想法:用基金投資取代單一股票的投資,你只要分別投資申購一些基金部位,基金管理人就會幫你把錢投資在「正確」的股票上。
銀行真的會為你打理大小瑣事嗎?事實上,只有可能愈弄愈糟而已! 例如某一檔投資基金:雖然有一些金融機構會在廣告中提到,他們除了自己發行的基金外,也代理其他基金,顧客甚至可以任意選購市場上所有基金,這被稱之為「開放的結構」。但事實上,顧客卻對其他基金不得其門而入。因為沒有任何基金經理人能全面了解五千多種在德國合法發行的基金,他們最多只能掌握四到五家公司的基金產品。超過這個數字的話,他們也無法比較其優劣。而且,如果顧問給客戶瀏覽上百個基金圖表,並標註各檔基金的價格變化與發展,這也沒有意義。某檔基金在過去六個月、一年或兩年的表現,根本無法代表未來的獲利率。未來的獲利率只跟市場有關。此外,就連基金經理人本身的名號也不是基金的品質保證:今天這檔基金的經理人可能明天就去負責另一檔基金了。
顧問沒多大興趣推售陌生基金的另一個原因:通常銀行跟基金投資公司都只簽訂部分基金的銷售合約,而對於其他未在合約內的基金產品,顧問能否獲得銷售代理費,仍還無法確定。所以,顧問寧可銷售已經熟悉的老產品。
但我們這些理財文盲根本無法察覺到其中奧秘,我們還在為了能購買到顧問推薦的基金感到高興。我們總得等到好幾年後,花費一番苦心計算其他基金的價值成長後才會發現,我們原來可以用同樣的資本投資在其他更好的基金上,並得到更高的獲利—但很少人會這麼驗證。
顧客要從哪裡才能知道某位銀行顧問或保險顧問的能力到底好不好呢?因為缺少定期的評鑑和在職進修,所以這只能靠信任。我敢跟你打賭,汽車雜誌裡的修車廠評鑑比起銀行與保險顧問的諮詢品質評鑑,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重視。
引誘蒼蠅的蜂蜜罐—投資詐欺
精心打扮的外貌可以打開別人的荷包。哈克森(Harksen)穿著名牌西裝,開著法拉利跑車,也常常邀請業務伙伴到地中海度假。他開昂貴的車子、度奢華的假期、舉行豪華的宴會。他的承諾似乎也是事實:我可以讓每個人都致富,讓富人更富。他甚至以百分之一千三百的獲利率來當陷阱,結果一切都是騙局。二○○三年四月,漢堡邦法院判定哈克森的詐欺罪名,求刑六年又九個月。
一九八○年代末期,當時哈克森還不到三十歲,他藉著開設諾德分析(Nordanalyse)公司來扮演一個可靠的投資顧問。他的手段是:他提供個別企業系統性的投資分析,以便充分利用股票投資而獲利。他編造出一檔斯堪地那維亞基金,以及挪威峽灣的石油基金,並杜撰出龐大的獲利商機。德國《時代週報》指出:「這是一個專門引誘蒼蠅的蜂蜜罐」。當時被騙的基金高達六千四百萬馬克(約折合十一億台幣),其中包括一家珠寶商、一家建設公司和一家不動產公司。
投資人做了兩件相同的事:他們都被貪婪蒙住了理智,而且他們都被這個大騙子的奢華生活,以及列在他客戶名單中響亮的名人所騙。不管教育程度多高,都會因為貪婪而被誘入高獲利報酬的投資陷阱。這種處理資訊的方式常會讓我們在理財方面犯下嚴重的錯誤,就像人們自願選擇高朋滿座的餐廳,而不願進入空無一人的餐廳一樣。
每個人都會對這句話有興趣:「我告訴你一個秘訣!」如果這句話出自你特別信任的親朋好友之口,那就更有效了。根據犯罪心理學家李伯爾(Hermann Liebel)統計,有五分之三的投資詐欺行為都是透過親朋好友來傳播。他們的伎倆都是:只要能找到一個笨蛋,受害者就會自動把想發財的親友鄰舍帶過來,然後一個傳一個,形成一整條受害鍊。
當詐騙者進入你家客廳時,通常都為時已晚。這些舌燦蓮花的推銷者就像銀行顧問一樣:他們會展示許多的投資成果與獲利數據,讓顧客自動上鉤。如果顧客心生懷疑,他們還會拿出假造的銀行文件、帳戶資料或吸引人的廣告傳單加以說服。
網路是可靠的理財管道嗎?
既然沒有人能幫我們,我們就必須自助。但是該怎麼做呢?我們要從哪裡獲得需要的資訊呢?不能從銀行,因為銀行只對自己的利益有興趣。不能從親朋好友,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懂。德國聯邦銀行協會的業務主任史多爾(Stephen Steuer)則建議,網路是個很好的資訊來源。網路會是可靠、中立的金融資訊來源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也不錯!
事實上,在全球的網路中,關於理財的主題數不勝數,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無法分辨對的資訊和錯的資訊,特別是一些金融理財的網站。國際消費者組織(Organisation Consumers International, OCI)的研究員史克萊賓(Kate Scribbins)批評道:「許多網頁不是提供完整的詳細資訊,反而讓消費者因為錯誤、片面,甚至刻意誤導的資訊,因而冒著損失的風險。」
國際消費者組織是由全球一百個國家以上的消費者保護機構所組成的聯盟。二○○二年夏天,史克萊賓為國際消費者組織做了一篇有關網路上國際金融產品與網頁品質調查的報告,這是歐盟委員會(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支助的研究,其結果令人十分震撼:有五分之三的網頁讓人無法分辨出,到底這個資訊的提供者是站在消費者利益的角度,或是接受某家金融機構的資助。測試者舉出一個表面上比較各家保險產品的網頁,但它卻總是選出某家特定保險公司的昂貴產品做為搜尋結果的前五名,而在研究測試的半數網頁中,根本找不到網頁內容的寫作者的身分與專業認證資料,或參考資料的來源。
如果這是發生在一般網路購物的情況,我們還比較容易注意到問題所在。但如果是簽訂保險契約呢?我們可能就會買到一張在必要時刻卻無法提供協助的空頭保單,我們卻已經繳了好幾年的保費了。網路在理財方面只有一個優點:便於我們轉帳繳納房租。
所以,網路根本不是精準的資訊來源,網路只不過是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另一個銷售管道,並藉以降低設立分行的昂貴成本。
不要聽信分析師的一面之詞
好的分析師是銀行的最佳廣告。分析師會經常上電視,報紙也會引用其評論—他們的判斷會讓某些股票狂飆,某些股票暴跌。聽分析師的意見固然不錯,但如果是個別投資人聽信分析師的一面之詞,那就很慘了。
《法蘭克福廣訊報》(FAZ)指出,都是媒體把分析師塑造成他們原本不該有的形象,讓他們變成小額投資人的投資顧問。德國報紙的經濟版是在一九八五年時才第一次提到「分析師」這個概念。接下來,分析師就不斷出現在各大媒體。股市飆漲的時期讓這些分析師聲名大噪。根據《法蘭克福廣訊報》的統計,一九九七年時,報上出現了三千二百三十篇的分析師相關報導,一年後增加到五千零一十六篇,到了一九九九年則有六千一百六十七篇。
所有的財經記者都在引用分析師的談話,這讓他們每天在報導股市相關新聞時更容易,最好能再加上一些對個別股票的股價做投機預測。網路上有關股市投資的秘訣,也都根據分析師的股價預測—誰會關心產業研究專家在他們的報告中,針對個別產業或企業所做的不同論點呢?
不管他們願意或不願意,分析師都成了意見領袖。過去幾年間,資訊市場的成長極快。現在我們只要動動滑鼠就可以讀到或自己發表無數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又可以連結到其他的新資訊。這些資訊都會影響我們買賣股票。特別是網路把這些分析師變成投資文盲們的牧羊人。
網頁上簡短的評論,清楚、快速地幫理財文盲們指出道路。可惜的是,那常常都是歧途,因為分析師經常得面對的利益衝突是我們外行人很難察覺到的。早在一九九○年代末,當時的美國證管會(SEC)主席李維特(Arthur Levitt)就曾警告,依照統計資料顯示,所有分析師的評論中只有一%是負面消息。但是,沒有人重視他的警告。
基本上,這位金融管理專家警告我們這些理財文盲,這些分析師們就是要我們大家都搭上昂貴的車種,也正好合我們的意:我們大家都想搭乘高速火車,迅速致富。
二○○一年十二月,就在美國能源集團恩隆(Enron)投機性倒閉的六天前,大多數的分析師還對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抱持樂觀的看法。有些甚至將這檔股票評等為:「強力買進」。法國巴黎銀行(Banque Nationale de Paris SA, BNP)的分析師史高特(Daniel Scotto)對此就比較存疑了。這位華爾街的金融專家被美國《投資者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九次譽為最佳分析師,他在該公司破產前四個月,就將該檔股票從「買進」評為「中等」—史高特甚至在電話中告訴客戶應該賣出股票了。
一週之後,這位分析師就被強迫休假,幾個月之後甚至被解聘了。史高特被解聘之後堅稱,他當初被迫給予這家公司正面的評等,但該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並非如此。法國巴黎銀行當然堅決否認,堅稱史高特的離職跟他的分析無關。
就算是天后也會出錯!
網路天后米克(Mary Meeker)是網路爆炸時代的接生者,她是紐約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她是第一個相中新經濟產業的人,並從中獲利許多。一九九五年她提出三百頁關於網路經濟的研究報告,並在網景(Netscape)上市後四個月發表——這篇報告被視為新經濟的聖經。米克早期建議買進美國線上(AOL)和微軟的股票,她的建議讓數百萬個投資人變成百萬富翁。一九九○年代末,米克儼然是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分析師,她的影響力也源自於其東家摩根史坦利公司負責大部分網路公司的上市業務。光在一九九九和二○○○年,該公司的手續費收入就高達四億八千萬美元,而米克在股市飆漲期的年薪接近一千五百萬美元。
然而,有一天這位超級內線者自己也加入股市交易。從此,分析師和投資金融家的界線就不見了。一九九九年摩根史坦利公司在米克的強力支持下,幫線上公司Priceline.com發行股票,她負責跟潛在的投資人說明公司的經營模式。發行股價為十六美元,才上市第一天就飆漲到八十五美元。不久,該公司的市值就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這比美國許多航空公司的市值還高。令人驚訝的是,當時這家公司成立才一年,它的營業額才只有三千五百萬美元,但損失卻高達一億一千四百萬美元。到了今天,這家公司的股票價值不到五美元。
太多公司對米克的期望都太高了,而她自己長久以來也對網路產業抱持太過樂觀的看法。甚至到了股票狂跌,一些過去高價狂飆的公司都已面臨破產邊緣時,米克還是大叫「買進」。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指出:「她飛上五萬英呎的高空,在那裡高談趨勢,卻完全不了解最基本的經營數據。」另一些人則這麼評論這位「網路天后」的失敗:「如果你有具體的評等指標,就很容易將股票區分等級;但如果你毫無理由地就叫人買進某檔股票,那麼,你就找不到理由要投資人何時賣出。」或許米克會這麼樂觀的原因,就是因為她的東家發行了許多令投資人歡迎的股票。
在股市飆漲的最高期,米克支持的公司股票市場總值高達七千億美元。但是,這一切全毀了、完了、結束了。這位冷酷的分析師說:「每個投資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對於那些盲目相信她的小額投資人,這位網路天后不帶一點同情。而投資人控告摩根史坦利公司的求償訴訟,已經在二○○一年八月被紐約法院駁回。
麵包師傅變成理財大師
印度人拉希尼希(Rajneesh Chandra Mohan)是個聰明人,他稱自己為巴格萬(Bhagwan,神明之意),後來又被稱為奧修(Osho)。他召集年輕人追隨他,並在印度浦那(Poona)興建靜修營地,後來更在美國奧勒岡州建立更大的靜修中心。他是個超級富翁,車庫裡停著九十多輛的勞斯萊斯汽車。他宣稱:「這是他的信徒們買給他的。」奧修是個印度導師,他提倡靈魂的領悟,離開錢財的貪婪;他留著鬍鬚,穿著長袍。
現代的大師看起來就不一樣了。雪佛(Bodo Sch?fer)的鬍子刮得乾乾淨淨,總是穿著白襯衫、打著高級領帶。他是德國現代的理財大師。他開各種理財講座,也寫了多本理財暢銷書,同時登上暢銷書作者的寶座。但是,他最近的一本書卻被另外一家出版社指出,書中有一章完全是抄襲來的,所以人們才能藉此賺更多!雪佛本人當然極力辯解。
不管如何,可以確定一件事:這些理財大師們利用我們的無知和懶惰賺了許多錢。讀過這些理財大師的激勵書籍、上過他的們的課或定期聽他們錄音帶的人,自己絕對不會用頭腦來思考理財問題,而是直接依照大師的建議來做。但是,如果這些大師提供的不只是激勵,而是包括具體投資標的的建議,那就非常危險了。這是因為,理財大師通常都是很差勁的顧問。
佛力克(Markus Frick)就是其中之一。依照他自己寫的履歷資料,他在二十二歲時當上德國最年輕的職業麵包師傅,二十五歲開始進入股市,二十六歲就賺到第一筆一千萬。現在他大約三十多歲,專門從事理財講座和投資顧問的工作。他在寫自己的股市投資經驗之前,卻寫了一大堆不相干的省錢撇步。
這個麵包師傅還建議:「如果你在電視上看到所謂的投資專家,宣稱自己懂得一千檔股票,千萬不要被他騙了!」然而,他卻是靠著這些胡言亂語賺錢的。
佛力克設置了兩支「股市熱線」,並在他的廣告上寫著:「提供第一手最新的理財資訊」。這是支必須支付諮詢費的電話,每分鐘零點八六歐元(相當於台幣七十五元左右)。裡面的內容大概是:「如果你現在必須從M-Dax 指數買股票的話,那就買XX股吧!因為你可以預測到,未來它的股價會飆漲。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說,未來的股市會漲的原因。」或者是「我們正處於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所以應該買進食品股,畢竟人們總是要吃、要喝的!買這類股票,一定賺錢!」這樣夠清楚了嗎?
每個大師都很極端!每個人都會得到各種不同的評價。我們該對那些保證我們發財的顧問抱持何種觀點?我們可以在佛力克身上看到,他在書中跟讀者承認:「我也因為相信錯誤的人而犯下很大的錯誤。」
理財知識是生存的必需品
理財知識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的必需品。會賺錢、花錢並不等於會理財。 今天從未聽過理財話題的孩子,明天就是理財文盲。
在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談到錢:許多家長會帶小孩購物或讓他們自己買麵包,也是要讓孩子知道,這家麵包比那家便宜五塊,今天的雞蛋比昨天漲了十塊。只不過,父母通常不會帶孩子到銀行投資,也不會教他們該如何買保險。慕尼黑的金融專家羅森朵夫(Tatjana Rosendorfer)說:「因為許多家庭都把錢當成談天的禁忌,所以家庭成員都不敢開誠布公地把家庭財務和預算問題攤開來討論。」父母收入多少,投資在哪些地方,保了那些險,彷佛全都和孩子沒有關係。父母一方面也怕孩子把家庭財務狀況拿來跟朋友八卦。
理財教育只依循相當簡單的模式:要不是完全不談錢(因為衣食不缺),就是天天埋怨沒有錢。談得老是一些小孩都懂的幼稚問題,或是只談消費:為什麼沒錢買新的腳踏車?為什麼同學可以常買電玩,更可以常常換新的球鞋?為什麼同學可以穿名牌衣服,而我卻不行?只要家長有錢,這些就不會成為討論問題,拿錢去買就是了!
如果父母沒那麼多錢,則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父母為了不跟孩子起衝突,寧願犧牲自己的需求來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卻不是教孩子該如何理財。第二,父母跟孩子說明家中的經濟難題。這聽起來很弔詭,但卻是事實:家中的經濟愈窘迫,就愈常談到錢的問題。因為父母必須經常解釋,為什麼不能買這買那。
理財教育其實也跟祖父母對父母的理財教育與價值觀教育有關。例如,在父母親小時候,祖父母可能會跟他們說:「奶油很貴,不要塗太多。」「香腸包一條就好。」或在他們受洗時送他們一本儲蓄存款簿。如果祖父母根本沒有存款習慣,父母的存款觀念當然就很薄弱。不過,現在的情況是,理財知識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的必需品。社會情況已經轉變,今日是個強調自我負責的時代,不管自己的父母如何教育我們,現代的父母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來教育兒女了。
加入網路書籤:
文章連結:
《 我家小孩會理財- 5-18歲財務學習 》
《 穩健理財十守則 》
《 Life理財學 》
《 乖女孩賺不到大錢 》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V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V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II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I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
《 理債女王的金錢智慧 》
《 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 》part II
《 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 》part I
《 選對時機買對股 》
《 羅傑斯教你投資熱門商品 》
《 贏回財富 》
0 請按一下發表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