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BIRTHDAY TICKER

baby

SEARCH

Google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V

https://lawrence-yeh.blogspot.com/2007/05/wealth-30-part-v.html
https://lawrence-yeh.blogspot.com/2007/05/wealth-30-part-v.html
simple web counters


書探討的是未來的財富創造與分配。作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財富不單指貨幣,更不能以工業時代的經濟學來理解。因此他們在書中廣泛探討各種問題──從教育與養育子女談到好萊塢與中國,從日常生活中對事實的認知與誤解談到「第三份工作」──作者指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為某些大企業從事的無償工作。

高附加價值之地

你能想像我們所有人都住在一個無何有之鄉,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都在那裡創造嗎?在網際網路快速擴張的九○年代末,這個幻想確實開始實現了。網際網路的戲劇化成長,讓人不禁開始質疑空間與空間關係的意義。我們聽到很多數位行家與熱中網路的人眉飛色舞地大談「非地點」(placelessness)。

作家諾克(William Knoke)說得更極端:「如果地點變得很不重要將會如何?請想像在一個世界裡你閉上眼睛就可以到孟買或巴黎,彷彿有《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的傳送器助你一臂之力。想像你可以和一個遠在城市另一端或另一個城市的人熱烈做愛,想像你可以同時身處兩個或三個地方……這就是一個沒有地點的世界。沒有地點的社會……這個世界現在還不存在,但只是時機未到。」他相信科技正讓我們快速朝那個方向前進。

也有人形容網路世界是實體世界不存在的領域,甚至是平行世界的第一個例子。對他們而言,虛擬世界所占據的是「非空間」(unspace)。

但不論用多麼詩意或誇張的詞彙來形容,事實是,就連位元也得存放在某個地方、某個實際的位置,傳送時必須移動到某個空間(而不是非空間)。

簡而言之,數位化並不能讓空間消失,也不能以「虛擬空間」代替真實世界。但確實能在各個地方加速與方便財富的移轉與創造,且不只是表現為上一章所稱的「畫一個圓」,而是真切影響許多地區。

真實世界的財富地圖正在重畫,風起雲湧的改變讓某些城市與地區飛快躍進未來,有些地方則成為經濟的化外之民。未來世界的高附加價值地區正在開始成形。

未來的房地產

要預測明日的高薪工作、高價房地產、商機、財富、權力等將集中在哪些地區,我們還必須認清另一個重點:正在改變的不只是財富創造的地點,還有財富創造的原因--亦即賦與一個地區高價值的條件。而條件的改變又會連帶改變財富創造的地點。

一九五五年,印第安納州政府為吸引產業前往投資,在《財星雜誌》(Fortune)刊登廣告,詳列當地的經濟優勢,包括低成本的煤礦、石灰石、陶土、鋁、石膏、瀝青、白雲石、螢石、水、沙、石子、木頭、玉米、大豆,而且俄亥俄河就在鄰近。另一項宣傳的重點是「讓人羨慕的低罷工停工率」,亦即勞工運動很不發達。

但那是以前,現在印第安納州的發展協會聲稱已「擺脫對傳統產業的過度倚賴」。

那裡已經沒有石灰石了。

《公司雜誌》(Inc.)告訴美國的小企業老闆,「創立或發展企業的最佳地點」是亞歷桑納州的鳳凰城,因為那裡有愈來愈多的高科技員工、晴朗的氣候、重新整修的美術館和「四大運動聯盟」。

一個叫「小企業生存委員會」(Small Business Survival Committee)的團體則說,最值得投資的地方是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因為當地的稅負、最低工資規定、公務人員人數等企業成本都是最低的。還有一種評量標準是看一個地方的企業成立年限與成長率。微軟的bCentral.com上有一篇文章根據上述最後兩種方法做成綜合分析,最後認定內華達州最值得投資。

進步政策學會(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的艾金生(Robert D. Atkinson)與柯都利(Rick Coduri)在二○○二年一份《全州新經濟排名指數》(State New Economy Index)的研究中,引述一九五五年印第安納州的廣告,寫道:「一地的經濟活動若只有百分之二十以下涉及製造、處理或移動實體商品,原料的取得、運輸、市場等因素便不是那麼重要。當愈來愈多的投入與產出都是以電子晶片的形式存在,過去影響地點優劣的因素已不是那麼重要。」

試以距離遠近為例。今天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墨西哥既然比較接近美國市場,長期來看必能擊敗中國的競爭者。他們以為距離所扮演的角色和知識經濟到來以前一樣。但別忘了,資訊科技已使產品變得愈來愈輕薄短小。

強調距離的優勢等於認定墨西哥的優勢是低廉的運輸成本,亦即因應那些舊式、巨大、笨重的實體產品,然而這些正是目前快速被取代的。更何況對很多高附加價值的非實體服務而言,運輸成本與距離的關係很小--如金融、軟體、衛星電視、機票、音樂等。繼續仰賴距離的優勢只會讓墨西哥更加落後,而且難以翻身。

今天,各州在競爭投資機會時宣揚的不再是石灰石和煤礦,而是優良的大學、低通訊成本、高科技、頻繁的航班、低犯罪率、舒適的氣候與高生活品質。整個經濟是隨著工作者的價值與生活方式而轉變。

隨著新經濟網絡的出現,我們用以區分各種空間單位與空間關係的標準也隨之改變。舉例來說,我們看到一種機場生態的興起,機場之間的關聯甚至比機場與當地及中央政府的關聯更密切。《廣告年代雜誌》(Advertising Age)的林賽(Greg Lindsay)稱之為「空中世界」(airworld),每個機場的發展往往環繞著自己的「購物商場、會議中心、24/7健身房、教堂、郵局、診所、屋頂泳池和豪華飯店。」也因此各地方(不只是美國)無不卯足全力創造所謂高附加價值的地理條件,希望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與最富創意的勞動力,能夠製造出知識密集、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吸引全世界的企業。

知識的優勢

五十多歲的阮姓農婦在越南河內南方六十哩的一小塊農田種植稻米。當她在種田時,別人便不能種那塊田。

在莫斯科南方的工業城陶里亞帝(Togliatti),俄羅斯國營汽車公司Avto-VAZ的車體快速通過裝配線,二十多歲的雷絲琪納將車門把手鎖上去。就像越南的農田一樣,當嘎嘎作響的裝配線不斷前進時,其他人也無法占用那條生產線。

這兩位女性的生活與所處文化非常不同,分別代表農業與工業生產。但在兩人所處的經濟裡,關鍵的資產、資源、產品都具有「衝突性」--意指一人在使用時無法同時被另一人使用。

由於多數經濟體仍以農業或工業為主,多數經濟學家自然著重研究這兩種具衝突性的財富創造方式,把心力放在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與理論建立。

突然間卻出現了另一種財富系統,分析起來,這套系統的產生是因為我們與時間、空間以及很重要的一個深層元素--知識--的關係發生劇烈變化。

有些經濟學家習於抗拒新思潮,直覺反應是否定知識的重要性,繼續原來的研究重心。這些人即使有心研究,採用的工具往往也很不恰當。原因之一是知識不同於稻米或汽車把手,知識是無形的,嘗試界定知識的範圍很容易落入紛亂的迷宮,最後只能狼狽脫逃。

所幸我們毋須耗費心力一一檢視各派相互矛盾的定義,甚至在敘述時也毋須做到極度精確與具體。為了方便本書的討論,我們只需一個(或許不夠令人滿意的)實用定義,彰顯出整體知識基礎發生何種改變,以及今日的改變如何影響未來的財富。

其中一種常見的定義是將知識與資料及資訊區分開來。資料通常是指不含上下文的獨立訊息,如「三百股的股票」。有了上下文則是資訊,如「我們有三百股某某醫藥公司的股票」。

唯有當我們以更寬廣、更高層次的模式整理資訊,並與其他模式相連時,才能稱為知識。如「我們有三百股某某醫藥公司的股票,目前股市上漲二點,但成交量不大,且預期聯準會可能會升息。」

本書的用法大抵依循上述定義,但為了避免重複使用「資料、資訊與知識」,在比較不用講求精確的地方,我們會使用知識或資訊代表上述三種定義的其中一種或全部。

上述的區分方法至多只能為知識提供粗淺的定義,但此處應已足夠用來探討革命性財富系統的「知識供給」。

買車先踢輪胎

知識性資產具有奇特弔詭的特質。試比較購買汽車與購買知識的不同。

有些知識非常有價值,其所有人或創始者便可受到商業機密法的保護。不久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控告波音公司,指稱洛克希德的一位工程師帶走數千頁火箭發射與成本預估資料給波音,波音再據以爭取到數十億美元的訂單。

這便讓我們想到巴塞隆納ESADE商學院教授博伊索特(Max Boisot)所說的弔詭:「一項實體產品的價值建立在它與其他產品的比較上。」例如買車的人會踢踢輪胎,打開引擎蓋瞧瞧,向朋友打聽,試乘豐田、福特、福斯等。這些做法都無損汽車的價值。

再以上述洛克希德與波音的訴訟案為例,假設有另一家諾斯羅普航空公司(Northrop)要購買洛克希德的祕密文件,要知道該文件是否有價值便必須先知道其內容,但內容一揭露便不叫祕密文件了,至少有一部分價值會消失。

套用博伊索特的話,「散播資訊產品的資訊……必然會減損其稀有性。」問題是,資訊產品的價值至少有一部分建立在稀有性上。那就好像打開引擎蓋看看就能知道汽車的燃料系統。

當一個經濟體愈來愈倚重知識與創新,這對經濟學家與經濟學都構成很大的挑戰。博伊索特說:「當資訊不再只是經濟交易中輔助的角色,本身躍居為主角時,實體產品的產銷規範邏輯便不再適用。」

知識的密集化不只是一個小阻礙。曾有經濟學家希望將經濟學轉變成和牛頓物理學一樣精準可靠的科學,遂將經濟學描繪成確定、平衡的,像機器一樣。到了今天,經濟學仍有很多部分建立在牛頓力學與笛卡爾邏輯學的基礎上,如亞當斯密、李嘉圖(David Ricardo)、馬克斯(Karl Marx)、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等人的繼承者。

然而,約一百年前,量子理論、相對論、測不準原理等的出現引發物理學危機,使得物理學家及後來其他領域的學者更清楚了解機械模型的局限。事實上,在宇宙中,並非一切事物的運行都永遠像機器那樣合乎規律與邏輯。再套用博伊索特的話,「資訊產品的價值是不確定的──對那些相信經濟學確實或應該是精確科學的人,這是一項讓人不安的訊息。當學者發現了物理過程的不確定後,物理學的典範從古典物理學轉變為量子物理學。同樣的道理,資訊產品的不確定性也需要用另一套資訊的政治經濟學來解讀。」

關於知識,關於我們與時間、空間的關係改變,都有很多問題還未找到答案。由此也可見,我們對於目前正在改變美國及影響全世界的革命性財富系統所知很有限。

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這世界究竟有多少知識?

明日的「石油」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一個尷尬的事實是:我們在進入知識經濟半個世紀後,對於經濟背後的「知識」確實所知有限。

如果確如許多人所說的,知識是明日的石油,那麼這無形的「石油」究竟有多少?石油公司、軍隊、華爾街交易員、中東的領導者為了預估全球真正的(而非聲稱的)石油存量,都不惜投入大筆資金研究。但有多少人知道這世界有多少知識嗎?或者全世界的知識供應是否出現變化?其中多少是有價值的知識?又具有多少價值?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點出許多人從未想過的思考方向,探討人們對各種事情(包括《聖經》、《可蘭經》、科學、動物行為、有毒蕃茄等)的奇特觀點。

知識愈用愈……?

首先要探討的是一個重要的事實:知識這項革命性財富的深層元素,已成為經濟與社會環境中改變最快速的元素。所以說,將知識與石油拿來比較恐怕有誤導之嫌。

一百年來,人類儲存與運送石油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依舊仰賴油管、油槽與油輪。反之,隨著電腦、衛星、手機、網際網路及其他數位科技的普及,知識的各個層面都發生了劇烈改變:包括知識的創造與保存、知識落伍的速度、判斷知識真偽的方式、知識利用的工具、表達的語言、知識的專業化與抽象化程度、類比的方式,以及量化的程度與傳播的媒介等。

不僅如此,知識的每個層次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同時改變--也因此開啟了創造財富的無數機會。

石油與知識還有一個基本差異:石油愈用愈少;反之,知識愈用愈多。單是這個差異就足以讓許多主流經濟理論失效。在這裡,經濟學不再是研究稀有資源如何分配的學問,因為知識基本上是用之不竭的。

當我們看待知識的態度出現改變時,這將嚴重影響現實生活中財富的取得與分配。因為這些改變,律師、會計師、立法委員忙於改寫關於課稅、會計、隱私與智財權的法律。因為這些改變,競爭變得更激烈,創新的速度更快,舊的法律無法適用,同時也造成了商業競爭、市場與管理方式不斷地變動。

不僅如此,整個產業與經濟部門都因此從大量生產與大眾消費走向更具附加價值、個別化的產品、服務與經驗。最重要的是,知識的這些改變,促使我們必須在愈來愈複雜、甚至混亂的情況下,做出更快速、更聰明的決策。

關於知識經濟的分析與研究文獻非常多,但知識對財富創造的影響並未獲得正確認識與應有的重視。

知識總量

然而到目前為止,世上最大的知識庫存在於人類的腦子之外。那是歷代累積以及當下的知識--儲存的地方從古洞穴到最新的硬碟與DVD都有。

自古以來,人類用以傳承知識的方式一直很有限。過去主要是靠口述(每經一次重述,精確度便減損幾分),除此之外,多數知識都隨著個人或世代的消逝而消逝。早期人類社會與技術的改變速度奇慢,就連不精確的敘述基本上也是一再重複。

三萬五千年前發生了一個重要的突破,某位不知名的天才在石頭或洞穴壁上畫下第一個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來記述某個人或某個事件、某樣東西--從而開始將非口述的記憶儲存在人腦之外。另一個偉大的進步是書寫的發明。數千年之後又有圖書館、索引、印刷等重要的發展,使得知識跨代傳承的速度愈來愈快。

如果不是因為知識產生與累積的能力增加,我們的生活或許不會比三萬五千多年前的祖先好多少,這一點確實值得深思。

現在不斷出現更強大的電腦、更多的網站與更新的媒體,新的資料、資訊與知識也不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產生及累積。為了容納這麼龐大的內容,數十年來我們在六十五億個人腦之外又建立了一個超級大腦。

這個全球超級大腦還是一個發育未全的嬰兒,成人的連結尚未齊備。在人類歷史的某個關鍵轉捩點,儲存在人腦之外的知識首度超越人腦之內的知識。人類對這個重要的時點不是渾然不知,就是未注意到,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我們對知識是多麼無知。

這個人腦之外的大腦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不斷擴展。二○○二年,加大柏克萊分校資訊管理與系統學院的研究人員估計,單是二○○二年,以印刷品、影片、磁片、光纖形式儲存的資料、資訊與知識,相當於「五十萬座國會圖書館的容量」。這個量相當於「自有時間以來」人類說過的所有話語。目前累積的速度可以想像必然更快速。

我們必須將這個爆炸性的外在儲存量與人腦內部的知識加在一起,才是人類的總知識量--或可稱之為知識總量(Aggregate Supply of Knowledge,簡稱ASK)。這個龐大的知識之泉將源源不絕地供給革命性財富汲飲。

除了擴充知識總量,人類也不斷地改變知識組織、存取、散播的方式。網際網路的搜尋引擎讓我們可以做更精細的查詢,用更多種方式進行內容的組合與操控。此外,知識系統過去一直由西方的邏輯與思維主導,隨著全球知識超系統的形成,未來將加入不同的知識論與多元組織方式,因而愈趨豐富。

因此,我們不只是在改變財富與時間、空間的關係,也在改變任何形式的財富與知識的全盤關係。明白這一點後,才能認清今日的革命性財富為何與過去的財富有本質上的差異。

不再有阿茲海默氏症患者

並不是只有柏克萊的研究人員嘗試測量這個全球超級大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電腦科學家萊斯克(Michael E. Lesk)對這方面也有相當的研究,只是採取的方向不同。

他從六十幾億個人腦吸收與遺忘資訊的速度開始著手,粗估「目前活著的所有人之總記憶」相當於一千二百PB的資料。一PB等於1,125,899,906,842,624 位元組,一千二百PB聽起來很驚人。但萊斯克淡淡地說:「我們可以將一個人全部的記憶以數位方式儲存起來,這並不困難。」

他又說:「畢竟一般美國人一年耗費三千三百零四個小時在某種媒體上。」其中一千五百七十八小時用來看電視,十二小時看電影--全部加起來大約是一千一百萬字。另外三百五十四小時看報紙、雜誌、書籍。「總計在七十年的壽命裡,大約接觸六GB的ASCII資料(即以英文及西歐語言計算)。」別忘了,現在的個人電腦可以有四GB的硬碟。

全世界人腦內外的資訊總計約一萬二千PB,用淺白的語言說,前述全球超級大腦的資訊大約是人類記憶的十倍。

最後,萊斯克推斷,不久之後學生將不必再記誦任何東西--只要戴上一個裝置來儲存一切就行了。

這不免引發一些很有趣的問題,例如這個裝置是否能幫助阿茲海默氏症患者?如果萊斯克的推斷正確,我們將不再需要儲存記憶,那麼人腦是否有哪些部分變得多餘?又有哪些部分是處理知識不可或缺的?

我們當然可以拿這些數字乃至更天馬行空的推測大作文章,可以用這些推測大談多工、非語文資訊等問題。但我們都知道,資訊絕不等於知識,柏克萊和萊斯克的研究都是將資訊化約為位元,但兩者都無法告訴我們那些資訊內容的意義。亦即人類究竟「知道」什麼?

這正是劍橋大學達爾文學院研究員伍爾夫森(Adrian Woolfson)嘗試回答的問題。他在《沒有基因的生命》(Life Without Genes)一書中說:「只要將相關事實與對應的邏輯關聯收集完整,就可敘述這個世界或任何世界過去與未來可能存在的一切。」

你聽了可能會想要抓住他的衣領質問:「是嗎?」這麼做其實沒有必要。他在探討可知的知識時固然說得天花亂墜,最後終究會豎起白旗,承認他的論點不可能實現。

所以,前述這些人沒有一個能告訴我們:在所有的知識裡,多少是有意義的,或有價值的。但每個人的論點都可以支持我們的說法:知識這項深層元素正發生革命性的改變--以革命性來形容這種改變甚至還太含蓄。

事實是,我們正經歷自人類有思考力以來全球知識系統最劇烈的變化,我們若無法確切掌握這個事實,未來的藍圖縱使規畫得再完善,也很難達成預期的效果。

死知識的陷阱

思考能力很重要。但我們思考的很多事情其實是錯的,我們的很多信念幾乎可以確定是愚蠢的。

我們今天不斷被大量的資料、資訊與知識轟炸,然而其中不真實的比例卻愈來愈高。即使媒體的報導可信,廣告主都說實話,律師都誠實,政客都閉嘴,通姦者都承認,說話快速的電話行銷業務員都不會騙人,不真實的資訊依舊到處充斥。

果真如此,那麼個人--甚至企業、國家--如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財富?

有些知識是創造財富不可或缺的。例如集獵民族必須知道動物的遷徙模式,農人要了解土壤的特性。這類知識一旦習得,通常對每一代都很有用。例如工人只要一日不離開工廠,就必須知道如何快速又安全地操作機器。

今天,與工作相關的知識變化太快,在職或非在職時需要學習的新知愈來愈多,學習成了持續的過程。但我們又不可能事事都學得夠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有一些愚蠢的想法,這一點也不需要覺得尷尬。每個人都是如此。

為每一塊知識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到了某個時間就會變成過時的知識--或應稱之為「死知識」(obsoledge)。

老婆婆的閣樓

不論知識是儲存在數位資料庫或腦子裡,裡面都很像老婆婆的閣樓,塞滿了死知識--原本正確的事實、觀念、理論、影像、見解發生了改變,或被新的事實取代。個人、企業、組織、社會的知識庫裡都有一大部分是死知識。

日新月異的改變會讓知識更快變成死知識。除非不斷地更新,否則職場經驗已變得愈來愈不值錢。資料庫往往剛完成就已過時,書籍剛出版就已不合潮流(包括本書)。每過半秒鐘,我們對於投資、市場、競爭、科技、顧客需求等的認知便減去一分價值。於是,企業、政府、個人的日常決策常建立在死知識上--亦即因時移勢轉而不再適用的觀念與假定。

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死知識死而復生,因時勢轉變而有了新的意義與用處。但是相反的情形更常見。

諷刺的是,在進步的經濟裡,常聽到企業大言不慚地談「知識管理」、「知識資產」、「智慧財產」。儘管金融專家、經濟學家、企業、政府提出各種數據,事實是沒有人知道因死知識造成的不當決策浪費多少成本。試想,這將對個人投資、企業獲利、經濟發展、消滅貧窮計畫以及一般的財富創造產生多少影響。

在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更重要的知識論(epistemology)轉變,影響所及不只是知識本身,還包括我們取得知識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工具莫過於類比,亦即找出兩種以上的現象之相似處,然後將甲的結論套用到乙上面。

人類在思考或說話時幾乎都會用到類比。例如愛爾蘭高爾夫球選手哈靈頓(Padraig Harrington)告訴記者:「美國公開賽真正能測出一個人的打擊能力……最好是像機器一樣。」這讓我們想到牛頓的追隨者也說整個宇宙「如同」一部機器。

又如我們會形容某人「心思敏捷如電腦」、「睡得像隻豬」,或勸某人投資時要「像專家一樣」,思考方式「要像天才」。語言本身便蘊藏著各種類比,此所以我們至今仍以「馬力」代表汽車內燃機的功率--這其實是舊時代殘留下來的,以前汽車被拿來與馬車相比,被稱為「沒有馬的馬車」。

然而,使用類比這項思考工具時必須很小心,現在更是如此。隨著世界不斷演變,原本的相似處也可能變成不相似,以致原本合理的類比變得不倫不類。現在與過去的平行關係既已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據以得到的結論當然是錯的。改變的速度愈快,類比的適用期限愈短。

因此,一種深層元素的改變--時間--會影響我們追求另一項深層元素--知識--的基本工具。

前面說過,即使是知識經濟的專家也很少思考死知識法則:隨著世界的快速改變,死知識累積的速度也愈來愈快。相較於舊時代步調緩慢的祖先,現代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死知識。

這就是為何我們最珍視的一些觀念會讓後代子孫捧腹大笑。

經濟學家的挑戰

說句公道話,過去半個世紀裡經濟學家做出很多極重要的貢獻。例如賽局理論(game theory);例如對過去視為內源性(endogenous)與外源性(exogenous)的經濟因素間交互關係有了更深入了解;例如為資本資產(capital asset)、買賣選擇權與企業負債提出更好的評價模式。有些學者便是因發展出更強大的分析工具而獲頒諾貝爾獎。

但幾十年來,也有很多人對知識經濟的概念普遍抱持懷疑。諾貝爾獎得主索洛(Robert Solow)曾說:「任何領域都可以清楚見證電腦時代已來臨,生產力統計學是唯一的例外。」遲至一九八七年,這句話還能引起同業的普遍認同。

其後經濟學家努力理解與探討第三波的現象。CapAnalysis的董事長暨經濟學家艾森納赫(Jeffrey Eisenach)曾在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服務,他說:「長期以來,學界確實一直忽略了網際網路的重要影響……但現在他們已懂得回頭是岸。」

他指出,在過去五十年裡,有四項根本的改變對經濟學家與經濟分析構成很大的挑戰--至今依舊還未完全克服。

第一項是「網絡產業」(network industry)的成長。所謂網絡產業是指「當甲使用某產品時,會增加該產品對乙的價值。電話就是一個例子,當有愈多人使用電話時,理論上我便可與更多人聯絡,也就使得網絡裡的所有電話變得更有用,更有價值。到一九九○年代初,才開始有人認真研究這種『網絡外部效益』(network externalities)。」

第二項是前面提過的知識產品互不衝突、不會耗竭的特性。例如英文字母不會因被更多人使用而耗竭。再以軟體為例,最初的設計成本回收後,接下來幾乎不需成本便可無止盡地複製。這是實體產品沒有的特性,此一特性的深遠影響還有待探討。

第三項挑戰是小眾化與客製化趨勢的快速成長--未來你可能找不到兩個完全一樣的產品。理論上,不同的產品應該有不同的價格,這個過程非常複雜,也必然對市場造成影響。

另一項重要的發展是資本可被帶到世界各地,艾森納赫認為,「這已徹底改變經濟體制的運作。」

經濟學家很努力思考這些問題,但艾森納赫指出:很多經濟學家依舊低估了知識經濟中的創新與變化--忽略了形勢的變動不居……諸如創新如何快速改變整個產業、改寫貿易條件、顛覆相對優勢。

最後一點,目前還有數十億人的生活僅足溫飽,如果能讓這些人快速進入資訊經濟,必然會對生產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學者可能都忽略了這一點。

被忽略的革命

面對前所未有、愈來愈複雜的各種問題,經濟學家終於開始正視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的重要性--過去這些學科向來被譏為不夠「科學」或不夠量化。於是出現了各種新的經濟學分支--如行為經濟學、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等,還有各種分支的分支。

經濟學家也開始探討伴隨革命性財富而來的許多問題。舉例來說,艾森納赫告訴我們,現在的生活水準指標已做了適當的修正,將同一產品新一代的品質改良納入考量。此外,很多學者撰文探討一種新的成本:即消費者做出理智選擇之前取得資訊的成本。他們也嘗試研究複雜的智財權、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以及革命性財富的其他議題。

然而,還是有很大的空缺待填補。智財權雖引起很多注意,其實並未獲得充分了解,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知識產品互不衝突、不會耗竭的特性。另外還有一些明顯的問題亟待解答。例如有些知識必須與其他知識相結合才能凸顯其價值,又如財富系統相衝突時的非同步化效應或對貿易模式的影響等,這些問題都還沒有定論,有些甚至還未開始討論。

雖然也有個別經濟學家或團隊很努力進行研究,但整體而言,學界並未充分了解今日近乎失控的革命性改變是多麼驚人。目前還沒有人有系統地探討人類與時間、空間、知識的關係如何改變,如何交互影響,更不可能釐清所有深層元素的改變。

自從半個世紀前展開財富的革命,學界還未能找出一套統一的理論,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定位與未來方向。

反科學游擊戰

觀諸人類全部的知識,包括現有的與死亡的知識,數百年來真正有利延長壽命、提升營養、健康、財富的莫過於科學這項不太受重視的因素。前面說財富的深層元素正歷經許多改變,其中一個證據是對抗科學的游擊戰正持續升高。

挑起戰端的一方不只要挑戰科學的事實,甚至要貶抑科學本身的價值。其目的是改變科學的發展方式,左右科學家可研究與不可研究的項目。更深層的目的則是迫使全世界改變事實的評斷標準--讓世人不再那麼仰賴科學作為驗證事實的基礎。一旦成功,這股力量可以延遲知識經濟的到來,阻撓我們解決全球貧窮問題的努力,讓未來的世界變得更黯淡。

表面上看來,全球的科學研究似乎發展蓬勃,全球科學家與工程師的人數以及研發支出一直在成長--單是美國二○○三年的支出便高達二千八百四十億美元。

其中不少經費係提供給自各地湧入美國的外籍研究人員與移民。此外,美國也是科學家的搖籃,許多人在美學成後便回到中國、印度、中東、墨西哥等地工作。

在商業界,IBM一家公司於二○○四年即投入五十億美元在研發上。他們的研究人員在何恩(Paul Horn)的領導下成功申請了三千二百四十八項專利--相當於每二‧六小時通過一項,每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同年度IBM成功申請的美國專利數,比排名第二的松下公司多出百分之六十八。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IBM的實體產品品質,更重要的是創造了可銷售的智慧財產,同一年即為IBM創造了十二億美元的授權利益--占該公司二○○四年淨收益約百分之十五。IBM的主力已不再只有實體產品--還包括服務與知識。

科學轉化為總體經濟成長的歷程極度複雜,也常引起激烈爭辯。但我們可以套用美國前商務部次長貝丘拉(Gary Bachula)的話,「一些主要的經濟學家現在認為,科技的進步是維持經濟成長很重要的因素,甚至是單一最重要的因素,美國過去五十年來的經濟成長要歸功於科技的進步。」

但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報導,近年來「其他國家都在增加研發支出,把重心放在物理與工程,這兩個領域在美國獲得的補助相對較少。」

很多人會重提老調,說科學知識是兩面刃,因為有些科學發明被誤用在毀滅性的地方。其實宗教與非科學的知識又何嘗不是如此--且這兩者並未帶來大量的發明,為人類的健康、營養、安全及其他社會福利做出全球性的貢獻。

科學與政治

在過去的歐美,反科學的聲浪通常來自右翼,如早期的法西斯主義者(protofascist)與納粹主義者。即使到現在,美國仍有很多科學家抱怨「共和黨把科學當作敵人」--指稱該黨(尤其是布希政權)利用政治手段操縱或扭曲科學家在許多方面的發現,包括全球暖化、節育、酸雨、幹細胞研究等。相反地,左翼人士通常支持科學發展,馬克斯主義者甚至自己冠上「科學」社會主義的稱號。

然而情勢有了驚人的逆轉,今天最賣力揮舞反科學旗幟的是左派,特別是歐美大學裡的文學、社會科學、婦女研究、人文科學等科系。美國的左派雖強力反對宗教介入具情緒內涵的社會議題(如墮胎),或是由政府補助宗教學校,但同一批人在今日的反科學戰中卻與右派聯上了手。

這並不是說科學家完全沒有可議之處,或實驗室裡從來沒有人做假,或科學發展的效益必然能夠讓貧富均霑。此外,全球的科學研究確實速度太快,政府、大學、科學界根本沒有能力監督--這又是非同步化的一個例子。

這些問題當然都需要解決,但反科學陣營其實有更大的目標。

目前不斷有新領域快速出現科學上的突破。單是人類基因組解碼,便使得全世界的知識基礎大幅擴展,從而加速知識的累積或可能的「增益」。然而,就如倫敦大學生物地理學家史考特(Philip Scott)所說的:「我們正站在一個高峰,腳下是新的國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去探索……有些人反倒是急於禁錮或限制新的科學發展。」

加入網路書籤:
MyShareHemiDemiDel.icio.usfurlGoogle BookmarksYahoo! My Webtechnorati

文章連結:
《 我家小孩會理財- 5-18歲財務學習 》
《 穩健理財十守則 》
《 Life理財學 》
《 乖女孩賺不到大錢 》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V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V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II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I
《 Wealth 3.0 ─ 托佛勒 財富革命 》 part I
《 理債女王的金錢智慧 》
《 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 》part II
《 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 》part I
《 選對時機買對股 》
《 羅傑斯教你投資熱門商品 》
《 贏回財富 》

0 請按一下發表留言:

熱門文章 since 2009 Jan31

㊣ 關於我 About Me ㊣

我的相片
歡迎參觀小弟全家的部落格!請多多留下您的意見喔Welcome to our blog,please feel free to give us your comments.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BlackCat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