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BIRTHDAY TICKER

baby

SEARCH

Google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 職場AQ ─ 激化你的工作DNA 》

http://lawrence-yeh.blogspot.com/2008/10/aq-dna.html
http://lawrence-yeh.blogspot.com/2008/10/aq-dna.html
entertainment in sydney





職場的生存遊戲中,勝負不在於聰明才智或傲人學、經歷,掌握職場運作和人際互動的要領,才是積極迎向成功之路。職場新鮮人或是工作數年的上班族朋友,千萬別再漫無方向、傻傻地賣命勤奮,趕緊看看成功經理人的實際範例,好好鍛鍊職場AQ吧!

.作者 :孫廣春
.初版日期 :2007.10

放下身段路更寬

學非所用不可惜,高學低用有一套,跳脫世俗貴賤成見,事業前景更不可限量。

有一位大學生,在校時成績很好,大家對他的期望也很高,認為他將來必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後來,他確實是有成就,但不是在政府機關或大公司裡有成就,而是賣蚵仔麵線賣出了成就。為什麼會如此呢?

原來他在畢業後不久,得知家鄉附近的夜市有一個攤子要轉讓,他那時還沒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錢,把它頂了下來。因為他對烹飪很有興趣,便自己當老闆,賣起蚵仔麵線來。他的大學生身分曾招來很多不以為然的眼光,卻也為他招來不少生意。而他自己則從未對自己學非所用及高學低用懷疑過。

現在的他仍然還在賣蚵仔麵線,但也轉投資,賺得錢比我們多了好幾十倍。「做事要放下身段。」這是那位大學生的口頭禪和座右銘:「放下身段,路會越走越寬。」

那位大學生如果不去賣蚵仔麵線或許也會很有成就,但無論如何,他能放下大學生的身段,還是很令人佩服。你不必學他去做類似的事情,但在必要的時候,該有他做事的勇氣。

千金小姐不願意和保姆同桌吃飯,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階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知識份子不願意去做勞力工作……。他們認為,「君子動口不動手」,如果那樣做,就有損他的身份。
其實這種「身段」只會讓人路越走越窄,使人辦事越辦越砸。並不是說有「身段」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在非常時刻,辦事要放下身段,如果還放不下身段,只會讓自己無路可走。譬如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就只能挨餓了;如果能放下身段,路就會越走越寬,而不會發生路走不通的情形。

你如果想辦好事,就要放下身段,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歷、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分,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議論,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段」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在競爭上多了幾個優勢:

第一,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並且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而這將是他的本錢。

第二,能放下身段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身段的顧慮。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一位千金小姐隨著婢女在饑荒中逃難,乾糧吃盡後,婢女要小姐一起去乞討,千金小姐說:「我是小姐」,不願意去。結果,這位千金小姐當然是「礙了面皮,餓了肚皮」!

我們知道,卡耐基在事業取得成就以後,收入相當豐厚,成了一位富翁。但是,他早年卻經歷了一段貧困潦倒的艱難歲月。有些時候,囊空如洗,不得不向人借錢度過難關。

就大多數人而言,伸手向人借錢似乎是一件難堪的事。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大多存在一種心理:缺錢用是不體面的。於是許多人在向別人借錢時,都不好意思開口。

經常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在向人借錢之前,先作一番充分的準備,包括話要怎樣開頭,怎樣轉折,怎樣巧妙的過渡到借錢的話題上等等,可是,當真正面對要向他借錢的那個人時,卻覺得最緊要的那句話重若千鈞,許多話到嘴邊又都嚥了回去;最後跟人家道「再見」了,還沒有提到借錢的事!

有些人則是在向他人借錢時,竭力掩飾他們缺錢的真相,而編出一些「體面」的藉口,比如「某某借了我的錢,到期了還沒還我」、「我銀行裡有錢,但取款不方便,先向你借一點,過幾天領了薪水再還給你」、「這次出門錢帶少了點」等等,目的在於表明自己並非真的很缺錢,只是臨時出了點小狀況。

「其實,這些藉口都是毫不必要的。」卡耐基曾經對別人說,「你借錢的對象並不在意這些,也十分明白你這是在為自己找臺階下。他若是願幫助你,是不會追究你缺錢的原因的,也不會因為你向他借錢就小看你。如果他要蔑視你的話,你找藉口他反倒會在心底譏笑你。」

那麼,卡耐基自己是如何向人開口借錢的呢?

他說:「向人借錢應當直接了當地提出來,不必囉哩囉嗦的解釋這解釋那的。對方願意借的話,你不用多說他也會借給你;反之,說得再多也是白費口舌。你直接提出借錢,對方不答應,你只要說聲『沒關係』就行了,這並不會發生尷尬、下不了臺之類的事;如果你先講了一大堆藉口,對方卻依舊拒絕,這樣反而使雙方都可能陷於尷尬之中。」

卡耐基在讀書時代,有一次交了學費之後,身上只剩下幾毛錢。於是,他打算到外邊工作賺取生活費。但是,他得先解決眼前的吃飯問題。於是他準備向同學借點錢。

「傑克,請借給我十美元吧。」他自自在在的說。

「戴爾,」傑克說,「真是對不起,這段時間我手頭也不太寬裕,請原諒。」

雙方都十分坦率,所以都不存在難為情的感覺。

「沒關係,傑克。」卡耐基坦然地說,「我另想辦法就行了。」

「戴爾,這樣吧,」傑克又說,「湯姆好像有多的錢可以借,你不妨向他借借看吧。」

「好的,謝謝你,傑克!」

當卡耐基遇到湯姆的時候,說:「湯姆,你能不能借給我十美元?」

「戴爾,」湯姆說,「真是抱歉。我本來可以有錢借給你的,不過今天正想買一輛自行車,也不知道買了之後能剩多少。」

「沒關係,湯姆。」卡耐基大大方方的說。

「等我買了自行車後,如果有剩下的錢能夠借給你的話,我就給你吧。」

「好的,謝謝你,湯姆。」

下午,湯姆走進卡耐基的宿舍,說:「戴爾,我錢還剩下很多,你借十美元夠用嗎?」

「夠了,謝謝你!」卡耐基說。

湯姆主動表示說:「最好多一點方便些,借你十五美元好了。」

「不用了,湯姆。」卡耐基婉言謝絕,「十美元就行了,謝謝你的好意,湯姆。」

勇於自我表現

天上不會掉禮物,幸福要靠自己爭取。自我表現者是靠真才實學,靠實實在在的行動,靠看得見的成果來表現自己的價值的。

現實社會中有些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他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過去,社會上一些年長者擔心年輕人不肯腳踏實地付出勞動,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誡年輕人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要相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認為只要付出過、辛苦過,這一生就沒白活,至於收穫,那是不應計較的事,況且上天總是公正的,收穫一定屬於那些辛勤耕耘的人們。
其實不然,就像現代社會的商品必須做廣告一樣,一個人要想嶄露頭角,得到命運之神的青睞,也要善於表現自己。

人的才能需要表現。只有表現,才會為他人所知,知道的人多了,為你提供的機遇也就會多起來。有時,甚至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在你的表現得到認可之時,就是機遇來臨之日。

在電影《飄》中扮演女主角郝思嘉而一舉成名的費雯麗,就是在表現自我中抓住機遇成名的。當時《飄》已開拍,但女主角的人選還沒確定。畢業於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費雯麗決定爭取郝思嘉這個角色。但她當時還是默默無聞,沒有什麼名氣,怎樣才能讓導演知道「我就是郝思嘉呢」?她決定毛遂自薦,方法是自我表現。一天晚上,剛拍完《飄》的外景,製片人大衛又愁眉不展了。突然,他看見一男一女走上樓梯,男的他認識,那女的是誰呢?只見她一手扶著男主角,一手按住帽子,自己把自己扮裝成了郝思嘉。這時,男主角突然大喊一聲:「喂,請看郝思嘉!」大衛一下愣住了,「天呀,這不就是活脫脫的一個郝思嘉嗎?!」費雯麗被選中了。

當然,許多人不會像費雯麗那樣走運,可能不會一次表現,就一舉成功。這就需要有耐心,有恆心,一次不行。就多表現幾次,在一個地方表現無效,就在多個地方進行表現。表現多了,被發現,被賞識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當然,沒有踏實的工作做基礎,只靠「表現」也是不行的,任何一個真正的主管所欣賞的是能為他創造業績、帶來榮譽的下屬,只要你為主管做出成績,向主管要求你應該得的利益,他會滿心歡喜的答應的。如果你無所作為,無論在利益面前表現得多麼「老實」,主管也不會欣賞你器重你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苦幹」與「表現」的機會。

中國人愛把「含而不露」看作一種美德,一個人的優點、成績和才能,只能由別人來發現。至於自己,儘管你已做出許多成績,有淵博的知識和驚人的才華,也只能說自己「才疏學淺」。如果有誰鋒芒太露,就容易召來非議。人們喜歡恭順謙讓者。因此,「毛遂自薦」的故事,聽起來總不如「三顧茅廬」那樣入耳。勇於表現自己才華的人,也總不如「謙謙君子」那樣受到歡迎。

然而,在今天激烈競爭的年代,一味地做「謙謙君子」,卻有可能成為一大缺點。競爭就是要「競」要「爭」,就是要敢於和別人去一比高下。

今天的時代,是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需要的是乾脆俐落、果斷敢行的作風。時間那麼寶貴,人們忍受不了那種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謙遜」,不要聽那種婆婆媽媽、「拐彎」式的「自謙之辭」。你行,就來做;不行,就讓開。故作姿態的「謙虛」,完全沒有必要。在現代社會,精明的企業家招聘員工,聰明的上司挑選下屬,首先並不是看你怎樣言辭周到、謙恭有禮,而是看你有多少真才實學。你應當實事求是地宣傳自己:我有什麼長處,有哪些才能,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直來直去,使別人了解你。這樣,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機會。

社會變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識更新的步伐。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時間的制約。錯過了時機,知識就會貶值,精力就會衰退。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自己的黃金時代抓住機會,大膽地、主動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若總是「藏而不露」,那就會貽誤時機。等到有一天別人終於發現你時,也許早已錯過了時機,你的知識和特長也已經成為過時的東西。在知識驟增的今天,不管你怎樣「學富五車」,也只能在短短時間內保持優勢,能不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獲得施展的舞臺,將成為決定你成敗的關鍵。

現代社會是人才濟濟的社會,可供社會選擇的人才很多。你既然扭捏、害羞,表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麼,有誰還願意放著別的能人不用,而花時間考察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著競爭,對於機會,別人就不會和你謙讓,而會和你競爭。一旦你失去被選擇的機會,別人就會捷足先登,而你只好自歎弗如了。

現代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機會的競爭,機會是至為寶貴的。我們一遇到機會,就應當緊緊地抓住它。大畫家徐悲鴻是一位伯樂,傅抱石的才能就是他發現的,但發現的緣由卻是出於傅抱石的自我推薦。假設傅抱石不趁徐悲鴻途經南昌的機會去拜訪他,而是矜持、靦腆、猶豫,見了大師不敢拿出自己的作品,說話吞吞吐吐、含含糊糊,又怎能得到徐悲鴻的賞識和幫助呢?

美國在競選總統時,每個候選人總會對自己大吹大擂一番,說自己有怎樣的宏圖大略、怎樣的安邦治國之才等等。這樣做確實使他自己得到充分表現。當然,我們並不提倡自我吹噓,更不贊成弄虛作假,甚至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但也不欣賞那種故作姿態的過分謙虛。你只有實事求是地、勇敢地、充分地表現自己的膽識和才能,機會才會來光顧你。

有人把勇於表現自己的膽識與才華和「出風頭」畫上等號,這顯然是不對的。主動進取,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這不是出風頭,而是對自己的尊重以及對社會的負責。有些真知灼見,你不宣傳,別人就不會知曉。有些對社會進步具有促進作用的創新見解,你不宣傳,就無法得到推廣。這不僅是個人的損失,也是社會的損失。人們只知道貝爾發明了電話機,殊不知在貝爾以前,早有人發明了這類裝置,不過當時人們不理解這種發明的社會意義,不予理睬,而這位發明人也就就此撒手了。

貝爾發明電話機後,遭遇也並不比這個人更好,但他卻頑強地向人們宣傳自己的發明成果,像馬戲團那樣到許多城市去表演。在實在行不通的情況下,又辦了個《貝爾電話公司》,最後才把電話推廣了開來。倘若沒有貝爾的「自吹自擂」,電話機怎能進入人們的家門?可見,勇於表現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壞。恰恰相反,這正是優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種品德。在這裡,當「謙謙君子」是沒有必要的,你就是自己的「伯樂」。

勇於表現實際上是推動人們進取向上的一種動力。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己默默無聞,誰都想使社會知道自己的存在,想在歷史上或多或少留下一點影響。這是推動人們奮發圖強的一個動力。歷史表明,一個社會只有當它的成員能夠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時候,這個社會才是生機勃勃、興旺發達、充滿活力的。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封建社會反對自我表現,壓抑人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造成數千年的社會停滯。

從個人和社會的相互關係看,勇於表現是個人對社會的一種奉獻。一個人,縱然有滿腹經綸,然而他不表現;縱然他有一肚子錦囊妙計,但是他不獻出,那他就談不上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勇於表現,是把內在的本質外在化,精神的東西物質化,有用的經驗公開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勇於表現的過程,就是人們積極從事創造的過程。它把個人的智慧和才能,理想和抱負奉獻出來,供他人去認識和了解,供社會選擇和使用。

多看多聽少開口

初出茅廬的人,做事切勿急躁,應該多看多聽少開口。

如果你是個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縱然滿腹經綸,大有主張,但實際上,所知的都只是從書中學來的理論,對於要應用在現實的社會並無太大的助益。現實的社會,富有特殊性,這些社會特殊性,是現實之所成為現實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想專靠書本上的理論,來認識社會,應付社會,絕不會收到豐碩的成果。

一般年輕人一踏入社會,辦起事來,處處碰壁,飽嘗世態炎涼,之後再不敢有所作為。推其病源,都是由於過分相信書本上的理論,以為到處可通,而忽略了現實社會特殊性的關係,於是才有和社會格格不入的感覺。因此,當你進入社會以後,應該要立即開始學習現實社會的特殊性,只要你虛心求教,隨處留意,今天學一些,明天學一些,積少成多,就會明白現實社會的特殊性,遭遇碰壁與挫折的事情也就自然會減少,如此你的朝氣才得以保持,你的成就,才能較豐碩。

如何學習現實社會的特殊性呢?將現實社會當成課本,而現實社會中的每個人,就是師長,孔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其實不論他人地位高下,知識的深淺,但他的專業經驗,總有一部分是值得你學習的。向甲學習一些,向乙學習一些,把片段零星的,漸漸組織、聯貫起來,整個現實社會的特殊性便真實的展現在你面前了。因此你對於任何人、任何事,若用眼仔細觀察,用耳仔細傾聽,必能有所得。

當你學習社會的特殊性時,要注意一點。不論你所看到的或所聽到的,是正的特殊性還或是負的特殊性,都要牢記在腦裡,不要任意的批判。因為你所得到的都只是片段而已,所以還沒有批判的資格。但是相符之處,是否有相關之處?是否有出入之處?用現實社會的特殊性,來補充書本上的理論,完善書本的理論,實驗書本上的理論,跟現實社會的特殊性,逐漸打成一片。特殊性有了理論的根據,書本上的理論,有了現實的根據,你的應世工具,便比一般的人高明,你的發展,便能比一般人有希望。

凡事要量力而為

能力是你想成功的必要條件,在條件不具備的時候不要貿然行動,否則就成了無謂的冒險。

有一個職員因為職位低而被人看不起,後來他發現無論職位多高的同事在想訂連續假期的火車票時,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所以大家公認能在那樣的情況下買到票的人很有本事。這個職員並沒有特殊管道能取得火車票,但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硬是對同事說有辦法在火車票售完後弄到票,同事們也就樂得一窩蜂地請他幫忙,他有求必應,一一答應下來,沒有購票門路的他,只能在半夜三更去排隊買票。託他買票的人越來越多,到最後,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這就是沒有考慮自己的能力所造成的後果,買到票,贏得幾句了不起的稱讚;沒買到,委託者就責怪他別人有自己沒有,反而失去了信譽。這說明,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還是不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攬。

在你不具備某種能力的情況下,誇下海口,大包大攬,結果只會耽誤了事情,進而影響到自己的聲譽,別人會覺得:其實你根本就不行!

美國有家大企業的會計長,才三十五歲,才華洋溢,收入豐厚,他是在拿到會計學碩士學位後進入公司,一路努力爬升到現在的職位。但是,他深感挫折,憂心忡忡,所以尋求心理諮詢。在心理醫生那兒,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他的童年很風光,在九歲和十七歲時,有過兩次成功的經歷,一次是推銷雜誌,發展到有好幾個小夥伴幫著他一起推銷;另一次是和朋友建立了一家印刷廠,他當業務,攢下來的錢足以供他上大學所用。後來,由於父親的建議,他從大學開始學會計學,然後又靠推銷和經營賺來的學費取得碩士學位。

學校畢業後,他就被現在任職的這家大公司錄用,在企業裡一直升到會計長的位置。儘管非常努力,他的表現並不受肯定,經常為人指責,挫折感也越來越大,不時有同事質疑不能勝任會計長的職務,因此,他只有在周末時才會感到快樂。漸漸地,他的公司、同事對他的表現越來越不滿,連自己也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

心理醫生幫助他解開了心結:他不適合會計長的職務,即便他擁有碩士學位,但他的興趣不在此,所以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會計人員他還可以勝任,至於「會計長」一職則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心理醫生道破他工作不快樂的來由,他想通了,主動向公司請求辭去「會計長」一職,轉調業務部。這家公司失去了一個名不符實的會計長,卻得到了一個樂此不疲和績效驚人的業務主管。

事後回憶這段日子,他說:「永遠也不要做你自己無法勝任的事,那樣做不僅害了自己,會使你變得不快樂並且愁容滿面,因為你做的都是你無法完成或最多也只能勉強完成的事;而且也傷害了信任你、委託你辦事的人,對公司更是一種損失。」

有信心才能做得好

信心越足越好,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能做好工作,怎麼可能期望別人相信你呢?

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開始新的工作,他們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階層,享受隨之而來的成功果實。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不具備必需的信心與決心,因此無法達到頂點,也因為他們相信自己達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巔峰的途徑,他們的作為也一直只停留在一般人的水準。

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成功。他們抱著「我就要登上頂峰」(這並不是不可能的)的積極態度來進行各項工作。這批年輕人仔細研究高階管理人員的各種作為,學習那些成功者分析問題和做出決定的方式,並且留意他們如何應對進退。最後,他們終於憑著堅強的信心達到了目標。

吉拉德欲步入推銷界的時候,曾因多次遭到拒絕而感到極端沮喪,他的妻子摟住他說:「喬伊,我們結婚時空無一物,不久就擁有了一切。現在我們又一無所有,那時我對你有信心,現在還是一樣,我深信你會再成功。」就在這一剎那,吉拉德了解到一條重要的真理——「建立自己的信心,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從別人那兒接受過來。」

吉拉德重新開始建立信心,他拜訪了底特律一家大的汽車經銷商,要求一份推銷工作。推銷經理起初很不樂意。

「你曾經推銷過車子嗎?」經理問道。

「沒有。」

「為什麼你覺得你能勝任?」

「我推銷過其他的東西——報紙、鞋油、房屋、食品,但人們真正買的是我,我推銷自己,哈雷先生。」

此時的吉拉德已建立了足夠的信心。

經理笑笑說:「現在正是嚴冬,是銷售的淡季,假如我雇用了你,我會受到其他推銷員的責難,再說也沒有足夠的暖氣房間給你用。」

「哈雷先生,假如您不雇用我,您將犯下一生最大的錯誤。我不搶其他推銷員的店面生意,我也不要暖氣房間,我只要一張桌子和一支電話,兩個月內我將打敗您最佳推銷員的紀錄,就這麼定了。」

哈雷先生終於同意了吉拉德的請求,在樓上的角落裡,給了他一張滿是灰塵的桌子和一支電話。就這樣,吉拉德開始了他的汽車推銷生涯。不久,他真的成功了。

認認真真,兢兢業業

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的。盡量追求精確與完美,是成功者的個性品質。

法國作家大仲馬有一個朋友,向出版社投稿經常被拒絕。這位朋友就來向大仲馬求教。大仲馬的建議很簡單:請一個職業抄寫人把他的稿子乾乾淨淨重寫一遍,再把題目做些修改。這位朋友聽從了大仲馬的建議,結果他的文章就被一個以前拒絕過他的出版商看中了。由此可知,再好的文章,如果書寫太潦草,誰會有耐心去拜讀呢?

舊金山市一位商人給一個外國的商人發電報報價:「一萬噸大麥,每噸四百美元。價格高不高?買不買?」收到電報的那名商人原意是要說「不,太高」,可是電報裡卻漏了一個逗號,就成了「不太高」。結果就因為缺了一個逗號,就使他損失了上千美元。

再來看一個也是因粗心大意而造成巨大損失的事例。一家皮貨商訂購一批羊皮,在合約中寫道:「每張大於四平方尺、有疤痕的不要。」注意,其中的頓號本應是句號。結果供應商沒有詳細問清楚,發來的羊皮都是小於四平方尺的,使訂貨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損失慘重。

「粗心」、「懶散」、「草率」,這些評價送給生活中成千上萬的失敗者毫不為過。有多少人,包括職員、出納、會計、編輯,甚至大學教授,就是因為粗心、馬虎而丟了他們的工作。而馬馬虎虎、敷衍了事的毛病,也可以使一個百萬富翁很快傾家蕩產。

相反,做事認真,則能幫助一個人獲得成功。

決不輕言放棄

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能輕言放棄,放棄只能意味著沒有成功。

二十八歲的布拉德•哈威爾和二十五歲的約翰•佛萊迪工作的救難中心坐落於佛羅里達州的德爾文。現在是休息時間,他們正在談論以前經歷的事情。那是一九八七年,佛萊迪有一輛十八個輪子的大卡車,載著司機與他的妻子及兩個孩子,沖過鐵道護欄,翻著跟斗栽進了水渠。由於水面浮滿了泥漿和汽油,所以救援隊想用水壓分割器,即俗稱的「生命之鉗」把駕駛室弄開。然而,他們無法在泥中用力,油泵鋸也不能在水下使用。等拖曳車把卡車從水渠中吊出來時,他們才見到了這家人。「太遲了。」佛萊迪告訴哈威爾。

哈威爾想起的是一九八九年翻倒在佛羅里達南部大沼澤路上的一輛車。當時,那個十幾歲的小司機被卡在破車中,破碎的車頂把他的頭壓在他兩腿間的一堆碎玻璃上,那少年在痛苦中呻吟。哈威爾所屬的救援隊用「生命之鉗」三下五除二就打開了車門,然而馬上又束手無策了,因為下一步必須避開一只飲料罐,這事「生命之鉗」很難辦好。少年最終當然得救了,但對哈威爾來說,這是令人沮喪的四十五分鐘。

「一定會有更好的方法。」佛萊迪說。他開始構思一種理想的工具,他想像這種工具可以穿過殘骸做切割,而不是撬開殘骸,工具很輕,但很結實,足以在狹小的空間裡施展,而且不用汽油或電力。
「你覺得會有人做出類似這樣的工具嗎?」哈威爾問佛萊迪;「我可能自己會做。」哈威爾見朋友很認真,就說:「我會幫助你的。」

一九九一年這次偶然的談話使他們開始了夢的追尋,他們和佛萊迪的朋友弗雷德•漢普頓一起工作起來。弗雷德發明了一種有往複式刀身的手提式短鋸,這種鋸子能靠消防車的壓縮空氣提供動力,因此能在水下使用。同時,由於刀身運動幅度很小,所以能緊貼遇難者身體切割。

然後他們開始打造樣品,並為刀身的強度測試合金。每次打造出來的刀片看來都很有希望,但實際使用卻不行,因為刀身必須經得住每分鐘二點二萬次的震動,而他們所有的試驗品在切割擋風玻璃時,不是被卡住就是膠著不動。

失敗品一個接著一個,他們花光了積蓄,但沒有人願意放棄。一九九四年,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有希望的混合鋼鋸。他們把超硬的鋸齒固定在一根較軟的減熱刀身上,這樣,鋸塑膠和鋼的時候就不會卡住了。這鋸刀不可思議地鋒利,他們將它命名為截鋼劍,即亞瑟王的神劍。

不久,哈威爾被請到一個車禍現場,一個十幾歲的女孩被困在一輛扭曲了的運輸車中,哈威爾匍匐在地,把一隻戴著手套的拳頭擠進了纏繞著的金屬堆中,為他的救援工具探查路徑。「有足夠的空間,」他對隊友說,「把截鋼劍給我。」刀頭吱吱咕咕叫著,刀身緊貼著女孩的脖子切入了扭曲的金屬堆。

幾分鐘後,女孩得救了。

排險救援實業公司目前已向救難中心和軍隊出售了一千多套截鋼劍,使佛萊迪的夢想成真。發明「亞瑟王神劍」的人沒有一個發了財。然而,只要想起失去一名遇難者的痛苦和失望,哈威爾就會說:「對我來說,截鋼劍每救出一條生命,就是對我的回報。」

精明人辦事決不輕言放棄,只有鍥而不捨才能製造出亞瑟王神劍。

毅力是成功的支柱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毅力去支撐。

毅力的強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前途。毅力是應付辦困難事的工具,毅力強,即使你的智力、能力較差,也能克服困難,達到成功之途。古人曾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又說:「勉強而行之。」無非是表示毅力能夠堅強,就能達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境界。毅力堅強就是至誠,能至誠必能息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徵是毅力堅強的第一結果,博厚是毅力堅強的第二結果,高明是毅力堅強的第三結果。換言之,徵是成功的第一步,博厚是第二步,高明是第三步,總而言之,有毅力總會成功的。成功可分三步,也就是說毅力的強度可分三等。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成功,就看你有多少毅力。

那麼,毅力是從哪裡產生力量的呢?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對於困難的演化,《中庸》分析得十分清楚:「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形著明動變化是困難演變的六步演化,也就是向你保證。只要花一分毅力,就能得到一分成果,絕不是最後的毅力才有成果,以前的毅力卻是無用的。

毅力堅強的人,最易引起別人的同情與敬佩。某公司,常利用休息日,組織職員參加爬山運動,來鍛鍊個人的體格。年輕同事,當然樂於報名參加,但中年以上的人,多數已無此興趣,而老王卻毅然決然參加了。因為年齡的關係,體力已差,老王出發不久便落到年輕人的後面。而在年輕人當中,有的早巳捷足先登,有的卻在中途就折回去了,但老王還是努力地向上爬,雖然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如牛,而終於爬到了山頂。其上司,非常贊許老王的毅力,有一天,便親自到老王家去拜訪他,閒談之餘,更覺老王的精神令人欽佩,於是就讓老王擔任他的特助。老王辦事,也如他的爬山一般百折不撓,工作成績自然也就勝人一籌了。

所以你不必問前途困難有多少,只要問你的毅力是否始終不斷就夠了。比如炸山開路,你不停地炸,再回頭看看已炸成的路,證明你的用力,絲毫沒有白費,卻不必估計未炸的石壁還有多厚,幾日炸不完,就花上幾個月的工夫,幾個月炸不完,就用幾年的時間去炸。前面的石壁,越炸越薄,而你的毅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不盡不竭的毅力來對越炸越薄的石壁,則勝券在握,哪裡還會氣餒,哪裡還會失敗,哪裡還會有辦不成的事!

跟時間賽跑

歲月不饒人只是一些自怨自艾者的悲觀態度,而成功者會說與時賽跑,生命永遠年輕。

我們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追趕太陽,開始了人類與時間賽跑的歷史。與時間賽跑,就是人要提高自己的速度。愛因斯坦有一天突發奇想:如果人的速度能夠達到光速,那麼,人的生命將無限延長,人將永遠不會老。跟時間比速度,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生命的創造速度。成功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能夠實現別人需要幾輩子才能夠達到的目標。

日本有個汽車推銷員,名叫椎名保文。他在豐田汽車公司的一個分公司裡工作,從一九六八年到一九八一年不到十三年時間,就推銷了四千輛汽車。

如果把十三年按月數計算,等於一百五十六個月。他每個月平均推銷汽車二十五點六輛。除了星期天和節日,每個月的實際工作日只有二十五天。那麼,椎名是以一天一輛的速度推銷汽車的,而他的顧客還都是個人消費者,沒有一個大批購買的客戶,他的速度驚人。

一般汽車推銷員平均每月推銷四到五輛,椎名一個人的推銷數是別人的五六倍。一家汽車銷售中心平均有七~八個推銷員,一個月大約平均推銷三十輛汽車,而椎名一個人的推銷量相當於一個營業所的推銷量。

椎名為什麼能夠推銷那麼多的汽車呢?勤奮產生效率。

左右世界金融市場的年輕富翁戈德曼說:「不奔波就好像沒有活在世界上。」他上午從九點鐘上班,一天連續工作十四個小時。據傳,華爾街年輕的富翁多半在三十歲以前就破產了。可是,戈德曼笑著說:「要想做的事堆積如山,無暇浪費時間使自己破產。」

椎名和戈德曼都是靠勤奮向時間要效率的人,他們的人生是成功的。跟時間賽跑,就是向時間要效率。跟時間比賽,就能使你的生命延長。過去,人們曾經預言:人的百米速度突不破十秒,後來,這一紀錄就被輕而易舉地打破了。

人的潛能到底有多大?這是無法估量的。只要你不斷地激發你的潛能,你就能夠提高你的創造速度。

記住:跟時間賽跑,你的生命就不會老。

分辨輕重緩急

我們可以每天早上制訂一個工作順序表,然後再加上一個進度表,就會更有利於我們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了。

根據你的人生目標,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制訂一個順序。有助你實現目標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個順序,並把它記在一張紙上,就成了事情表。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習慣,會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標靠近一步。

美國的卡耐基在教授別人期間,有一位公司的經理去拜訪他,看到卡耐基乾淨整潔的辦公桌感到很驚訝。他問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你待處理的信件放在哪兒呢?」

卡耐基說:「我所有的信件都處理完了。」

「那你今天還沒做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老闆緊迫著問。

「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卡耐基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公司老闆困惑的神態,卡耐基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個順序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完了。」說到這兒,卡耐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

「噢,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幾周以後,這位公司的老闆請卡耐基參觀其寬敞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感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裡,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了你說的法子以後,情況好多了,瞧,再也沒有沒處理完的事情了。」

這位公司的老闆,就這樣找到了處事的辦法,幾年以後,成為美國社會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我們為了個人事業的發展,也一定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制出一個事情表來。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訂一個順序表,你會對突然湧來的大量事務手足無措。

不要安於現狀

幾乎人人都可以像蜘蛛那樣,從體內吐出絲來結成自己的空中堡壘——它開始工作時只利用了樹葉和樹枝的幾個尖端,竟使空中佈滿了美麗迂回的路線。

這個世界上安於現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總是想:「就這樣活著吧,機遇不好,老天對我不也不公平。」於是你越這麼想,你就越覺得心安理得,你也就越放鬆自己,得過且過地過日子。

社會很容易抹殺人的特質。很多人進入社會後都覺得自己的稜角徹底被磨平了,以前所擁有的那些期望和志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李揚是中國著名的配音演員,被戲稱為「天生愛叫的唐老鴨」。李揚國中畢業後進入軍隊,在部隊當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內容是挖土,打坑道,運泥漿,建房屋。可是李揚明白,自己身上潛在的寶藏還沒有開發出來:那就是自己一直喜愛的影視藝術和文學藝術。

在—般人看來,這兩種工作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李揚卻堅信自己在這方面有潛力,應該努力把它們發掘出來。於是他抓緊時間工作,認真讀書看報,博覽眾多的名著劇本,並且嘗試自己創作。退伍後李揚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沒有多久,大學恢復招生考試,李揚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機械系,成了一名大學生。從此,他用來發掘自己身上寶藏的機會和工具一下子多了起來。經幾個朋友的介紹,李揚在短短的五年中參加了數部外國影片的中文配音的工作。

這個業餘愛好者憑藉著生動的、富有想像力的聲音風格,參加了《西遊記》中的美猴王的配音工作。一九八六年初,他迎來了自己事業中的輝煌時刻,風靡世界的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招聘中文配音員,風格獨特的李揚一下子被迪士尼公司相中,為可愛滑稽的唐老鴨配音,從此一舉成名。李揚說,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直沒有停止過挖掘自己的長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屬於自己的寶藏,開啟寶藏之門的鑰匙就在自己的手中,輕言放棄,這些寶藏就永無見天之日。也許你現在並不如意,但永遠不能放棄的是成功的決心和鬥志,更為關鍵的是你能不能正確地意識到什麼是自己最擅長的,儘管因為現實的某些原因不得不在現在的位子上待著,但總要找到自己的寶藏,並努力去開採它。

行動比說更重要

能說不如能做,與其拼命地說不如實際去做。只要結果做好了,就不用費口舌去說。

計畫主動說服他人的一方,倘若沒有包容對方的雅量,或者拒絕與對方建立和諧的關係,當然會有徒費口舌,卻無法奏效之歎了!我們若想將自己的意念,傳達給對方,並使其欣然接受,首先必然敞開胸懷,傾聽對方的肺腑之言,了解彼此的需求,然後積極地表示關心對方,爭取對方的好感,所謂「攻心為上」,對方必定會心悅誠服。

有位汽車業的仲介,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觀察推銷的成功率是「滔滔不絕,賣瓜且自誇者三;沉默寡言,虛心求教者八」。他指出許多業務員,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想從正面說服顧客,其成功率僅三成而已。至於那些能夠控制自己的談話時間,耐心地聆聽顧客的批評或建議,然後謙遜有禮地提出改進之道者,必能贏得顧客的好感,其成交的比例,也就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某大企業的負責人,曾經邀請十位該年度招攬壽險成績最佳的業務員,召開座談會,請他們將自己的心得,傳授給新進職員。令人驚訝的是,十位成功的業務員,竟然都屬於木訥型。由這些實例,我們可以發現,一般人對不善辭令者,較不會產生警戒心;同時常會不自覺地向對方吐露自己的心聲,以致說服者反而成為忠實的聽眾。此種深獲我心的舉動,自然會使我們無條件地接受對方的指示,掏腰包購買他所推銷的產品了。

著名的女性精神分析醫生萊希曼曾經表示,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傾聽病人談話是極重要的一環。醫生可以藉此掌握病人的心理動態,雙方產生「理解與共鳴」,成為診治的第一個階段。但是,在傾聽的同時,絕不可像個木頭人般,任憑對方嘮叨。否則,對方必定會意興索然,而產生不滿。如果想提高對方談話的興致,使其自動開啟心扉,就必須輸送「我正在洗耳恭聽」的訊號,以點頭表示同意,上身前傾做出關懷狀,表情親切,微笑著安慰對方……同時,用誠摯的語氣說話。如:

「唔!是的!」、「我非常了解你的感受……」、「你的意見很寶貴!……」這樣,將使對方產生受重視的喜悅。

對待那些企圖藉做作的神態或言詞,來掩飾警戒心的人,必須更有耐心地善加撫慰,使他逐漸放鬆情緒,願意和你合作。

有時候,你實在無法苟同對方的謬論。卻必須暫且表示贊同。然後再伺機開導他,誘引他突破自我的壁壘,和你打成一片,這樣,總比雙方各執己見,僵持不下,要有意義得多。

表現自己的特長

辦事就是要顯現你的能力,如果你沒有特長,你辦事的效果就不會出奇的好,你又如何談成功?

你要讓人佩服,應該有特別的長處,而且這個特別的長處,要正巧為對方所喜歡,所羨慕;如果你的特別長處,不為對方所重視,那麼就不發生效用了。對方不重視的原因,或由於對方是個外行,或由於對方比你還高明的緣故,比方你的特長是書畫,對方卻不懂得書畫,那麼你的書畫,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引起對方對你的敬佩。或者對方的書畫的造詣比你要高明得多,你與對方相比,他至多當你是同道,卻不會對你有敬佩之心的。

王君是某公司的行政人員,而公司的高階幹部,多數書讀得較少,王君的學識,比他們高得多,理當應該使他們敬佩。然而事實卻大不其然,因為在這種地方,他們所自負的是經驗,是要如何才能夠賺錢,對於學問,從來不重視,有的人竟直言學問一斤值多少錢,其藐視學問之情昭然若揭。所以王君的學問,不但得不到他們的敬佩,反而還被罵是書呆子,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大家都瞧不起王君,其中,李君是公司裡極具有影響力的人,有經驗,有能力,能言善辯,很被同事看重,李君對於王君,亦相當藐視。

有一次,公司為一個高階主管舉辦慶功宴,全體職員一千多人,聚集一堂,總經理臨時請王君擔任司儀,這時距離慶功宴開始的時間不到五分鐘,而王君對於這位高階主管的生平,一無所知,加上他拿到的紙條上的資料,還不到二百個字。事到臨頭,不得不上前一試,他抓住了《史記•貨殖列傳》上「無財作力,稍有鬥智,即饒爭時」三句話,把此巨頭的一生事蹟,連貫起來,這一篇事蹟報告,成為夾敘夾議的體載。王君仗口才,連講了一個鐘頭,全堂聽眾,鴉雀無聲,氣氛相當緊湊。講畢下臺,掌聲雷動,高傲的李君,本以善言為大眾所稱許,這個時候,他也翹起了大拇指,對王君說:「了不得,了不得,前後開過好幾場慶功會,你的演說最好,在公司中,你是第一位雄辯家,就是環顧同業中,也沒人比得上你。」這當然有點言過其實,而王君的口才,引起了他的敬佩,確是事實,於是握手表示親善,以前藐視的心理,一掃而空。

自此以後,關於人事的進行,王君得李君的贊助很多,其他高階幹部對於王君當然也因此另眼相看。用投其所好的特長,獲得信任,是最有把握的方法,但是也得要有良好的機會,如果沒有這個慶功宴,沒有很短促的五分鐘時間限制,也無法顯出王君的特長。

趙君是個正直有為的青年,自謂不善交際。但是他有一個特長,歌唱得很好。因此他每到一處交際場所,聞其名者,都請他試歌一曲,一曲既終,大家就讚賞不已,他雖不故意與人親近,而人家卻樂與之相交,人緣之好,出乎意外。趙君如果因故不到,氣氛便不那麼熱烈,年紀輕輕的,竟成了若干交際場所的中心人物。這是因為愛好唱歌的人,在大都市中是很普遍的,他既有此特長,自然無往而不勝了。

你的特長,最好始終保持非職業性的,一旦成為職業性,便要減少對人的吸引力,而無法引起別人對你的敬佩,並且你還要牢牢記住下面這兩句話——「特長不是你的商品,而是你的交際工具」。

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不顧你不能或無法做的情形,無論如何都去做,這能使一個人去完成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亨利‧福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直到四十歲,他的生意才獲得成功。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建立了他的事業王國之後,他的目光轉向了製造八缸引擎。他把設計人員召集到一起說:「先生們,我需要你們造一個八缸引擎。」這些聰明、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們深諳數學、物理、工程學,他們知道什麼是可做的,什麼是行不通的。他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看著福特,好似在說:「讓我們遷就一下這位老人吧,怎麼說他都是老闆嘛。」他們耐心地為福特解釋八缸引擎就經濟考量而言,是多麼不合適,並解釋了為什麼不合適。福特並不聽取,只是一味強調:「先生們,我必須擁有八缸引擎——請你們造一個。」

工程師們心不在焉地做了一段時間後向福特彙報:「我們越來越覺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了。」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輕易被說服的人,他堅持說:「先生們,我必須有一個八缸引擎——讓我們加快速度去做吧。」於是,工程師們再次行動了。這次,他們比以前工作努力一些了,時間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他們對福特的彙報與上次一樣:「先生,八缸引擎的製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在福特的字典裡根本不存在「不可能」這個字。亨利‧福特炯炯有神地注視大家說:「先生們,你們不了解,我必須有八缸引擎,你們要為我做一個,現在就做吧。」

猜猜接下來如何?他們製造出了八缸引擎。

靈感帶來機會

如果你想成功,不妨隨時思考如何把一時的靈感轉變為自己的機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在密西根州的卡索波里斯,愛德華‧洛爾正幫著他的父親經營木屑生意。這時,有一位鄰居跑進來,想向他們要一些木屑,因為她的貓房裡的沙給凍住了,她想換一些木屑鋪上去。

當時,年輕的洛爾就從一個舊箱子裡拿出一袋風乾了的黏土顆粒,建議對方試試這個東西。因為這種材料的吸附能力特別強,當年他父親賣木屑的時候,就是採用這種材料清除油漬的。這樣一來,那位鄰居的燃眉之急就解除了。

幾天以後,這位鄰居又來了,她想再要一些這樣的黏土顆粒。這時靈機一動,洛爾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馬上又弄了一些黏土顆粒,分五磅一裝,總共裝了十袋。他把自己的新產品命名為「貓房鋪」,打算以每份六十五美分的價格賣出去。但是,大家都笑他,因為一般鋪貓房用的沙子才多少錢一磅呀?

但出人意料的是,洛爾的十份黏土很快就賣完了。而且,當這十個用戶再次找上門來,指名道姓要買「貓房鋪」的時候,這一回輪到洛爾發笑了。一筆生意,一種品牌,一種使命,就這樣創始了。

採用黏土顆粒作為貓房鋪,反倒促使貓這種小動物變成更受人歡迎的寵物,同時,洛爾也因此而變得富有了。僅僅在一九九五年洛爾去世前的兩三年時間內,「貓房鋪」的銷售業績就達到了兩億美元。也許可以說,正是洛爾的發明所帶來的生存條件的改善,最終使貓取代狗成為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寵物。

辦好一件事似乎很簡單,只要你抓住一時的靈感,有些事情就會迎刃而解,在此同時也許還會給你帶來很多的財富。

轉換思路思考問題

善於轉換思路思考問題,常能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請問先生有什麼事情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豪華的西服、高級皮鞋、昂貴的手錶,還有領帶夾。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一美元。」

「只需要一美元?」

「不錯,只借一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擔保,借再多點也無妨。」

「那麼,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豪華的皮包裡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等,放在經理的辦公桌上。

「總共五十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要借一美元嗎?」

「是的。」說著,猶太人接過了一美元。

「年息為百分六。只要您付出百分六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股票還給你。」

「謝謝。」猶太人說完,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在旁邊冷眼觀看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擁有五十萬美元的人,怎麼會來銀行借一美元?他慌慌張張地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

「啊,這位先生……」

「有什麼事情嗎?」

「我實在弄不清楚,您擁有五十萬美元,為什麼只借一美元呢?要是您想借三、四十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的……」

「請不必為我操心。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所以,我就準備在貴行寄存這些股票。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須花六美分。」

貴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應放在金庫的保險箱裡,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唯一的選擇。但猶太商人沒有囿於常理,而是另闢蹊徑,找到讓證券等鎖進銀行保險箱的辦法。從可靠、保險的角度來看,兩者確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除了收費不同。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為借款而抵押,總是希望以盡可能少的抵押爭取盡可能多的借款。而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或有利,從不肯讓借款額接近抵押物的實際價值,所以,一般只有關於借款額上限的規定,而沒有下限的規定,因為這是借款者自己就會管好的問題。能夠鑽這個漏洞,轉換思路思考問題,這就是猶太商人在思維方式上的「精明」,也是他們辦事時比別人多一條成功的機會。

小成就不自滿

對小成就知足,意味著他沒有發展,對大成知足,意味著他停止進步。

梅是以當時公司最高學歷的進入這家貿易公司的。一開始,梅受到上司的器重,公司裡的重大事件幾乎都有她的參與,雷厲風行的作風也使她以能幹出名。 可惜的是,梅很快就懈怠起來,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沒有了工作熱情,她變得拖拖拉拉,這種作風導致工作上常出現一些小差錯。後來就引起了上司的不滿,他不再把重大的工作交給梅,而是委派其他的同事,梅感到很失落,明明是自己看不上眼的工作,現在卻被動的交給別人,總有自己受委屈的感覺,於是梅改變了態度,她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發現自己在經受一段時間的鍛煉以後,就變得停滯不前是導致目前狀況的根源。她不再滿足於眼前的小小成就,決心從零做起,重新開始,很快她又憑著進取心獲得了上司的重用。

所以,我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上取得了一點成績時,千萬不要認為從此就可以鬆懈了。因為社會的環境在不斷的變化,人們的心態也在不斷的跟著轉變。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覺得很新鮮,但總有一天成績也會褪色,甚至變得毫不值錢。

類似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的。比如小集團的活動和提案等等,一開始,每個人都充滿了幹勁,不斷地提出新的構想,工作環境充滿了活躍的氣氛,但當這火花消逝時,整個團體又會產生惰性。

當我們了解這一點後,就應該經常在自省:「這樣做就可以了嗎?」經常保持著如何突破自我的心態,而且還必須有一股吸取新知識、拋棄陳舊東西的活力。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不斷產生新的觀念,如果稍微鬆懈了,或者認為「這樣子就可以了」,就會使一切都停滯不前。不過有時候,當你認為這是最好的而果斷的去執行,也有可能會被批評為比以前還要差勁。

任何人對於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在達成之前都會花很多的時間做各種的努力,但是有很多人往往在取得初步成就後,就抱著「守成」的觀念,再也不肯進一步了。像這種人就會阻礙自己前進的道路,甚至壓抑其他人的成長。因此,眼前的小小成就只可以讓你小小的高興一下,切不可因此忘記了你的最終目標是什麼,甚至忘記了你自己。不能滿足於小小成就,是因為:

(1)如果不滿足目前的小小成績,就會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上班的人不忘繼續學習,做生意的不斷搜集資訊,強化企業實力,這些都是在創造機會、等待機會。

(2)小小成就也是一種成就,這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資本。但社會的變化太快,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會的潮流就會把你拋在後頭,後來之輩也會從後面追趕過去。相比起來,你的「小小成就」在一段時間後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還有被淘汰的可能。比如在一、二十年前,大學生確實稀有,而現在卻已經到處都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早已經不是新聞了。

(3)一個人不滿足於目前的成就,積極向高峰攀登,就能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原本只能挑一百斤重擔的人,因為不斷的練習,進而突破極限,挑起一百二十斤甚至一百五十斤的重擔!因為一個人只要安於現狀,就失去了上進求變的動力,沒有動力,就無法付諸實際的行動。
如果我們想做成某件事,最佳時機一定是當我們目標明確、激情勃發、鬥志昂揚的時候。每一個人在情緒飽滿時,做什麼事情都變得輕而易舉。相反,如果一次次的拖延,就會削弱我們的意志,反而需要用越來越不情願付出的努力或犧牲來達到目的。

人們不可能指望一個放任自己隨波逐流的人有什麼大作為,因為他們往往是安於現狀的。即使他們知道自己體內還有許多潛力可挖掘,也還是以各式各樣的方式白白浪費耗損,面對停滯不前的現狀他們還能不為所動、安之若泰。也許他們總會稍有收穫或成就,但他們永遠只能被眼前的小小成就蒙蔽了眼睛,看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小成就成了他們可炫耀的資本,卻不知人生還有更多偉大的目標等著去實現。就這樣甘於平淡的生活,他們體內曾潛藏的那點潛能也將因為長久的被棄之不用而逐漸荒廢消失。只有那些不滿足於現狀,渴望著點點滴滴的進步,時刻希望攀登上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並願意為此挖掘自身潛能的人,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巔峰。

很多人都是理想過於平庸,或者說跟他們的能力相比,他們的目標訂的過於低。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能比較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抱負,人們還有前進的動力嗎?你不可能指望一個總是回頭看的人能攀登上頂峰,人們的抱負必須略高於人們的能力。這就要求你不能滿足於眼前的小小成就。

當然不能否認有的人生來就不需要為自己的理想打拼,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優渥的物質生活條件。據說好萊塢著名影星道格拉斯的兒子,才一歲多,就開始獨自享受瑞士某著名酒店三百美元一小時的房間服務,而目的只是道格拉斯為了讓他的寶貝兒子睡個午覺。但這畢竟是人類中的極少數,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取成功。假設我們都出生在豪門,每天都是錦衣玉食、高枕無憂,唯一的目標就是盡情的享受生活,盡情的嬉戲玩樂,並逃避所有的工作和不愉快的經歷,那麼,人類的最終歸宿恐怕只能是退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了。

正是因為人類有著那麼多的欲望和追求,渴望著晉升到更高的職位,渴望著生活更加舒適幸福,渴望著接受更加高深的教育,渴望著家庭更加溫馨美好,渴望著使自己變得更加學識淵博,渴望著獲得更多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人們的潛質才能得以充分挖掘,能力才得以全面發展,人們才有可能進化和發展到現在的階段。這是一種不懈的追求,人類一代一代相傳的動力。

只有那些停止進步的人才會對現有的成就感到滿足。對於那些永遠追求前面的目標的人來說,他們總覺得自己身上還存在某些不完美的因素,因而總是渴望著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他們身上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從不墨守成規,這使得他們總認為任何東西都有改進的餘地。這些人是不會陶醉在已有的成就裡的,他們想方設法達到更美好、更充實、更理想的境界,正是在這一次次的進步當中,他們完善著自我,也完善著人生。

得意不忘形

自滿是失敗的溫床,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自覺地犯了自滿的毛病,一旦「功成名就」之後,就把當初那份兢兢業業的態度忘得一乾二淨。

被譽為二十世紀八○年代美國最著名的運動作家弗蘭克狄福,曾經為《運動畫報》執筆二十七年之久,先後得過六次運動作家獎,完成了十本著作。不過,狄福在年過五十歲以後,一手推翻了過去在運動界所累積的聲譽,改任《國家報》的總編輯。理由是,他覺得從前的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戰性,他願意接受新的冒險,準備另闢疆土。

他處在生涯的顛峰期,擁有傲人的成就,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洋洋得意,反而鞭策自己必須不斷地再突破和創新。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自大、自狂、自傲、懈怠而導致一敗塗地的故事,多得不勝枚舉。絕大多數的劇情不外乎是:原本辛苦打下的江山,因為無法精益求精,沒有繼續追求更好的品質,結果,某一天一覺醒來,突然發覺所有的豐功偉績全都化為烏有。

錯在哪裡?很簡單,他們弄錯了一件事,錯把當初設定的「成功」當成唯一的目標,當自己達到目標時,便以為大功告成。可是,世界上哪裡有所謂「最終、最好」的東西,真正的成功永遠遙不可及,追求「完美」只不過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罷了!

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不論是服務、知識、技術、能力、市場等各方面,永遠都不能停滯不前,尤其是現在的環境競爭如此激烈,即使你今天站在高處,誰也不能保證你明天不會栽下來。

管理學就很清楚的指出,在任何的高原期之後,緊接著就是陡降的下坡期,必須不斷的改良、演進,才能生生不息。

在很多組織的內部,其實都可以看到這種位居「高原期」的員工,因為自認已爬到了頂點,就不再追求成長,也不願冒險嘗試;或者覺得已沒有成長的空間,反正已經停滯了,不如混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吧!

既然永遠追不到最好的,那就乾脆完全放棄,不要追吧!其實,追求成功不難,關鍵在於要把成功當成跳板,而不是標竿。《改變遊戲規則》的作者羅伯特‧克利傑就有一個貼切的解釋:標竿是靜止的,易於讓人將他推倒;而跳板卻使人保持躍動狀態,不斷的向更高點邁進。羅伯特是運動心理專家,常年擔任奧運及職業運動選手的心理教練。根據他的觀察,再偉大的運動員,也不可能永遠處於巔峰狀態,絕對需要不斷的練習、再練習。

如果你想保住「最好的」,絕對不能遊手好閒,想辦法做點突破吧!即使你為了昨天的榮耀而停下腳步,很快你就會發現,這些光環立刻就成為歷史了!

有一位朋友來到居里夫人家中做客。他忽然發現居里夫人的小女兒手裡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最近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質獎章。他不禁大吃一驚,忙問:「居里夫人,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獎章,那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讓孩子隨便拿著玩呢?」居里夫人聽了後,笑了笑說:「我只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是玩具,只能看看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居里夫人正是以這種不斷進取的精神,一心於科學研究上,不斷取得了新的成就。後來她和她的丈夫共同發現了鐳元素,然後她又獨自發現了氯化鐳,並分析出鐳的單體,為科學研究和醫療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她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人類需要探求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只有那些虛懷若谷的人才有機會在一次的成功之後還有進步,因為只有不斷前進的人才可能達到更高層次的追求。因此,得意不忘形,是成功道路上應時時記起的忠告。

冒險是成功的資本

膽子大一點,步伐快一點。

不經過無數次的冒險,人類不可能從茹毛飲血的社會,進化到今天能夠坐在中央空調的大樓裡品嘗咖啡的時代。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鄭和七下西洋,諾貝爾發明炸藥,哥白尼創立天體運動論,這些歷史上的著名事件,都開始於冒險。沒有冒險精神,人類就沒有創造,就沒有社會改革。只有帶著沉重的風險意識,敢於懷疑並打破過去的秩序,通過冒險而取得勝利後,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我們日常辦事中,隨時隨地都要冒險。假如你恐懼於交通事故的頻繁,而不敢出門的話,就只有終日沉悶地待在家裡了,可是,待在家裡,除了有財源匱乏的危機之外,仍然沒有絕對的安全。隨著活動方式的增加,危險性也就成比例地產生。這麼說來,難道就不能活動了?打破沉悶,尋求新奇刺激,這是現代人的共同呼聲。現代人再也不安心過著平平庸庸、千篇一律的生活了,古語「君子不近危處」的說法,完全不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

歌德年輕時希望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溺於繪畫那變幻無窮的世界中而難以自拔。四十歲那年,歌德遊歷義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藝術傑作後,他終於恍然大悟:放棄繪畫,轉攻文學。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歌德日後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晚年的歌德在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時,曾現身說法,告誡那些頭腦發熱的青年:不要盲目相信興趣。縱觀古今中外名人的成功史,似乎大多數人早期的自我設計都帶有一定盲目性:馬克思曾經想當詩人、魯迅曾去日本學醫、安徒生想當演員、高斯曾想當作家,但他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們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方向。

那麼怎樣識別盲目的自我設計呢?最有效的鑒別方法是:價值。歌德就是意識到十多年的勞動毫無價值才斷定自我目標設定有誤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付出了艱辛代價的探索過程。歌德感慨道:「要發掘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陰。」他又說:「這需要高度的神智清醒,它只有通過歡喜和苦痛,才學會什麼應該追求和什麼應該避免。」

這裡不是堆砌故事,而實在是覺得,在我們身邊,確有不少人,他們為偏見與迷信的桎梏束縛著,盲目到不知自由,反而說別人不自由。冒險與危機具有深層次的關聯。危機就是危險之中蘊藏著機遇,常人的機遇,常人的成功,往往存在於危險之中。你想要美好的機遇嗎?你想要事業的成功?那就要敢冒風險,投身危險的境地,去探索、去創造,不要瞻前顧後,不要害怕失敗。

冒險,並不一定成功。成功的源頭便是失敗,成功只是無數失敗中的分子,不是無數失敗中的分母,正常的規律是,無數的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無數人的失敗換來一人成功。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平靜,雖然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那是多麼的無聊。

冒險失敗遠勝於安逸平庸。與其平庸地過一輩子,不如轟轟烈烈地做一場。

從失敗中成長

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失敗者是一再失敗,卻不能從其中獲得任何經驗。

「我在這兒已做了三十年,」一位員工抱怨他沒有升級,「我比你提拔的許多人多了二十年的經驗。」

「不對,」老闆說:「你只有一年的經驗,你從自己的錯誤中,沒學到任何教訓,你仍在犯你第一年剛做時的錯誤。」

好悲哀的故事!即使是一些小小的錯誤,你都應從其中學到些什麼。

「我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一位年輕的助手對愛迪生說:「我們已經試了兩萬次了,仍然沒找到可以做白熾燈絲的物質! 」

「不! 」這位天才回答說,「但我們已知有兩萬種不能當白熾燈絲的東西。」

這種精神使得愛迪生終於找到了鎢絲,發明瞭電燈,改變了歷史。

在辦事情中,一點錯誤很可能就是致命的。錯誤會造成嚴重的結果,往往不在錯誤本身,而在於犯錯人的態度。能從失敗中獲得教訓的人,就能建立更強的自信心。

英國的索冉指出:「失敗不該成為頹喪、失志的原因,應該成為新鮮的刺激。」惟一避免犯錯的方法是什麼事都不做,有些錯誤確實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然而,「失敗為成功之母」,沒有失敗,沒有挫折,就無法成就偉大的事。

要把事情辦好,就不要怕失敗。


文章連結:
《 職場AQ ─ 激化你的工作DNA 》
《 上司的條件 》
《 不可不防的13種人 》
《 別把自己做小了 》
《 成功主管的8個Know How 》
《 讓客戶喜歡你就對了 》
《 致勝的答案-威爾許為你解開74個事業難題 》
《 這是你的船,一定要讓它成為最好的 ! 》
《 5/8人生黃金律 》 part I
《 假如你明天當上主管 》
《 PQ提高工作效能100招 》
《 簡報技巧 - 如何有技巧的表達出你的意見與想法 》



加到您的網路書籤:
HemiDemiDel.icio.usfurlGoogle BookmarksYahoo! My Webtechnorati

0 請按一下發表留言:

熱門文章 since 2009 Jan31

㊣ 關於我 About Me ㊣

我的相片
歡迎參觀小弟全家的部落格!請多多留下您的意見喔Welcome to our blog,please feel free to give us your comments.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BlackCat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