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歷斯開始在牆上塗鴉的時候,測試這些活動成效的第一個機會來了。在開始「我能解決問題」課程以前,瑪麗一定會說些類似這樣的話:「亞歷斯,不要在牆壁上亂畫,因為這樣會塗得髒兮兮,而且很難把這些畫擦掉!讓我找別的東西讓你畫,下次不准再亂畫了。你聽懂了沒有?」亞歷斯則會義務性的回答:「是的,媽媽。」然後,下個星期,他大概又會在牆上塗塗抹抹。
雖然瑪麗試圖用她所讀到的教養方法,像是,告訴孩子錯誤行為的原因,然後提供其他良性選擇,她還是在替亞歷斯做思考的工作。因而她過去教養所得到的反應和使用「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結果還是大異其趣。她現在了解到,亞歷斯其實並沒有真正聽進去她責備的話,甚至連解釋的話也沒有真正聽入耳。瑪麗嘗試類似以下的「我能解決問題」對話:
媽媽:「當你做一些我不希望你做的事,你想我的感覺如何?」
亞歷斯:「很生氣。」
媽媽:「你和我對這件事,感受相同或是感受不同?」
亞歷斯:「不同。」
媽媽:「你知道為什麼我不希望你在牆上塗鴉?」
亞歷斯;「因為你擦不掉。」
媽媽:「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
亞歷斯:「看起來很髒亂。」
媽媽:「你能想到不同的地方來畫圖寫字,所以不會把牆弄得髒兮兮,而我也不會覺得生氣?」
亞歷斯:(想了一想)「在紙上。」
媽媽:「好主意。」
亞歷斯的媽媽用他早先學到的文字遊戲中的詞彙,「不是」、「相同」、「不同」、「或是」,來幫助他思考,為什麼媽媽不希望他在牆上塗鴉,以及他可以在其他什麼地方畫畫。這種對話讓亞歷斯能夠深入思考,他如何能夠改變自己的行為,而不只是應付別人要他改變行為的指令。
當天,晚一點的時候,瑪麗走進愛麗森的房間,發現玩具、枕頭、衣服丟得到處都是。媽媽感覺火冒三丈,瑪麗無法抑制自己的怒氣,但是她還是依照「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愛麗森,」媽媽大聲說,「你認為我看見妳的房間如此的一團亂,我有何感受?」
意識到這是一個「我能解決問題」的對話,愛麗森小心翼翼地咧嘴猜道:「難過?」
「不是,我不是難過。妳能想個辦法,了解我的感受如何嗎?」
「我可以問妳,對不對?」
「可以,」媽媽說,「妳就問吧。」
「媽媽,妳有什麼感覺?」
「我覺得很生氣,而且我也覺得很挫折。妳記得挫折是什麼意思?」
「記得,就是像,我想贏那場球賽,但是輸了。」
「就是這樣。我已經一再要求妳,要保持房間的整潔,但是妳沒做到。所以,妳想想,我的感受如何?」
「很挫折。」愛麗森答道。
也許妳有過這種感受,但妳的孩子不能理解妳的反應,因為他們不曉得,或是沒多去想到挫折這個字的意義。
媽媽繼續說道:「妳能不能想個不同的地方放衣服,讓我不要覺得生氣和挫折?」
「可以,」愛麗森說,「我可以把衣服放到衣櫥裡,而且我可以找個不同的地方放我的玩具。」
「好,妳自己決定衣服要掛在哪裡,玩具要放哪裡。這會讓我以妳為榮。」
「好的,媽媽。」
在這場對話中,愛麗森的媽媽幫助她思考,她髒亂的房間如何影響到他人。還有,雖然愛麗森的媽媽沒有讓愛麗森選擇要不要整理房間,但是媽媽讓愛麗森選擇如何來整理自己的房間。
有些家長告訴我,他們很害怕「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會讓父母喪失對孩子的控制權,或是讓家長放棄管教孩子的職責。如同上面的例子所顯示的,父母其實毋庸多慮。目的只在控制孩子的行為,或是下指令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事,該如何做的管教方式,會讓孩子覺得無助,並且減低孩子的自尊心。但是藉由「我能解決問題」的做法,管教代表著幫助孩子思考自己可以調整的行為模式;也代表給孩子一點可以掌握自己生活的想法。從這種角度而言,「我能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一種管教。
這並不表示當你運用「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你就永遠不應該對孩子生氣。這樣就違反自然了。生氣本身就是孩子必須學會去對付的一種問題。
如果有人鼓勵孩子把生氣想成是一種社會問題---還有如果生氣和情緒失控不是家中最常用來處理爭端的方式的話,孩子就能學會去面對它。愛麗森髒亂的房間讓媽媽覺得非常生氣,但是媽媽並沒有因此而失控,也沒有放棄她對女兒的管教權。
在為你和孩子建構「我能解決問題」課程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不只需要幫助你教導孩子如何思考,以及如何了解你的觀點,我也同時意識到需要幫助你對孩子的觀點更加敏銳。當你做到這點的時候,你會發現,教養有了嶄新,甚且是更正面的焦點。
加入網路書籤:
文章連結:
《 與孩子討論感受 》
《 使用「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
《 爬行讓寶寶更健康 》
《 了解一夜酣睡對寶寶的意義與重要性 》
0 請按一下發表留言:
張貼留言